「孫玉菡預測:年內香港將開設9間社區客廳助劏房戶」
香港社區客廳計畫:為劏房戶打造共享空間與希望
近年來,香港的住房問題日益嚴峻,劏房戶的生活狀況更是令人關注。為改善劏房戶的生活品質,香港政府積極推動「社區客廳」計畫,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個共享的活動空間,促進社會聯繫,並提供支援服務。根據最新消息,立法會勞工及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孫玉菡預計,香港在今年內將共有9間社區客廳投入服務,預計可幫助約4000個劏房戶。
社區客廳的發展與佈局
香港首間社區客廳於2023年啟用,其後陸續在不同地區開設。截至目前,已有多間社區客廳相繼開幕,例如位於筲箕灣的社區客廳,預計可服務區內330個劏房戶。而高山道社區客廳則在今年四月初開幕,全年無休營運,預計可服務500個劏房戶。陳國基司長指出,到今年年底,香港最少將會有9間社區客廳,服務容量較去年增加超過125%,預計合共可服務約4000個劏房戶,全年服務人次超過61萬。此外,九龍區亦有三個社區客廳預計在今年內投入服務,包括太子、深水埗東、馬頭角等地。這些社區客廳的設立,將有效擴大服務範圍,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劏房戶。
社區客廳的功能與服務
社區客廳並非單純的休憩空間,而是提供多元化功能的綜合性服務中心。這些客廳通常設有閱讀區、遊戲區、活動空間等,為劏房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社交場所。除了提供基本設施外,社區客廳還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例如興趣班、工作坊、健康講座等,幫助劏房戶提升技能、增強自信,並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社區客廳還會提供個案支援服務,協助劏房戶申請政府援助、尋找就業機會,以及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透過這些全方位的服務,社區客廳不僅改善了劏房戶的物質生活,更提升了他們的精神福祉。
精準扶貧與社會效益
孫玉菡強調,本屆政府希望透過精準扶貧,對準目標群組提供協助。他指出,貧窮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需要更具針對性的扶貧措施。社區客廳計畫正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透過提供共享空間和支援服務,社區客廳不僅改善了劏房戶的生活環境,更促進了他們的社會融入。此外,社區客廳的設立也為商界提供了參與社會責任的機會,例如透過贊助場地等方式,共同為改善劏房戶的生活貢獻力量。這種政府、商界和社會組織共同合作的模式,有助於形成更廣泛的社會共識,共同解決香港的住房問題。
展望未來,香港的社區客廳計畫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考慮在更多地區設立社區客廳,擴大服務範圍。同時,也應不斷豐富社區客廳的功能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劏房戶的需求。此外,還可以加強與其他社會服務機構的合作,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務。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社區客廳計畫將為劏房戶帶來更多希望,並為構建一個更公平、更包容的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