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議息紀錄:通脹或高關稅推高成本,持續時間或超預期」

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近期議息紀錄顯示,通脹壓力可能因更高的關稅而加劇,且持續時間可能比先前預期更長。這一觀點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暫緩部分「對等關稅」的舉動形成鮮明對比,也引發了市場對未來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的擔憂。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聯儲局的政策調整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聯儲局的議息紀錄揭示,與會者普遍關注關稅對通脹的潛在影響。紀錄指出,部分市場人士已報告成本增加,原因可能是預期關稅將會上漲。這意味著企業預期關稅將提高生產成本,並可能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推高物價。更重要的是,聯儲局認為,如果通脹持續頑固,他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維持較高的利率,以抑制通脹壓力。這與此前市場預期的降息時間表存在偏差,增加了經濟衰退的風險。事實上,市場對聯儲局在6月降息的預期已達100%,但聯儲局的鷹派立場可能迫使其推遲降息計劃,甚至可能維持現有利率水平。

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暫緩部分「對等關稅」,試圖緩和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白宮表示,將在期限內對中國以外的商品稅率進行統一降至10%的調整。然而,這一舉動並未完全消除市場對關稅風險的擔憂。正如聯儲局官員所指出的,即使關稅暫緩,其對通脹的影響仍然存在。此外,特朗普的政策風格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他隨時可能重新採取強硬的貿易政策,這使得關稅風險依然高懸。美國三藩市聯儲銀行總裁戴利也表示,雖然擔心關稅可能會暫時提升通脹,但聯儲局有時間和能力慢慢來,可以謹慎評估經濟數據後再決定是否降息。

除了關稅因素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增加了聯儲局的政策壓力。近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聯儲局需要在控制通脹和支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幾率已經大幅上升,情況可能很快失控。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指出,關稅將導致通脹率高於此前預期,並轉嫁給消費者,預計將很快發生。此外,對原材料等中間產品徵收關稅的影響,則需較長時間才能顯現。這意味著關稅對通脹的影響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聯儲局需要密切關注相關數據,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

總而言之,聯儲局議息紀錄顯示,通脹壓力可能因更高的關稅而加劇,持續時間可能比先前預期更長。儘管特朗普政府暫緩部分關稅,但關稅風險依然存在,並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聯儲局需要在控制通脹和支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其政策調整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市場應密切關注聯儲局的動向,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