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 白宮:期限內對華以外稅率統一降至10%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在貿易政策上動作頻頻,先是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的「基準關稅」,隨後又宣布暫緩對部分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並大幅降低稅率至10%。這些舉措不僅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關注,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核心在於試圖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並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早在上任之初,特朗普就以保護主義為旗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動了貿易攻勢。例如,2024年,特朗普政府就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從30%提高至90%,進口商需繳付的關稅更是高達貨值的90%或75美元。此舉旨在限制廉價中國商品湧入美國市場,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而此次宣布的「基準關稅」,更是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根據BBC的報導,這項新關稅將於4月5日生效,適用於所有進入美國的進口產品,稅率定為10%。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並非一成不變。在宣布「基準關稅」後不久,白宮又宣布暫緩「對等關稅」90天,並將稅率大幅降低至10%。香港01的報導指出,這一決定是特朗普授權的,旨在為貿易談判創造空間。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曾表示,特朗普正考慮對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徵收90天的關稅,但最終白宮澄清此消息為假。儘管如此,稅率的降低仍然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存在一定的靈活性,以及希望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會面時明確表示,他不會暫緩徵收對等關稅,並強調關稅對實現其經濟目標至關重要。

此次關稅政策的變動,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戰中的策略調整。最初,特朗普政府採取了強硬的單邊主義策略,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高額關稅,試圖以此迫使對方讓步。然而,這種策略不僅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也對美國自身的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特朗普政府開始嘗試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並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關稅政策。香港經濟日報指出,特朗普認為中國希望達成協議,這也暗示著美國政府願意與中國進行進一步的貿易談判。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對歐盟徵收了20%的關稅,顯示其在全球貿易領域的強硬姿態。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充滿了變數,既有強硬的保護主義措施,也有靈活的談判策略。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各國經濟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未來,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如何發展,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都將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