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否認違約指控 稱投資巴拿馬近17億美元
長江和記(長和)近日否認了在經營巴拿馬運河期間存在違約的指控,並強調其在巴拿馬運河附近的兩個港口已投資近17億美元。然而,巴拿馬政府的審計報告卻指控長和在經營港口期間違約,導致國庫損失約13億美元,甚至可能使其失去港口經營權。這起事件不僅牽涉到巨額資金與商業利益,更引發了地緣政治層面的關注,尤其是在中美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重要的貿易樞紐,其港口經營權的歸屬具有戰略意義。長和集團在巴拿馬的投資,最初是透過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而實現。2017年,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大陸建交,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拉丁美洲國家。中國透過大規模的基建投資與融資,在巴拿馬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然而,長和此次被指控違約,以及隨後出售巴拿馬港口給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的舉動,無疑讓中國對此感到不滿。儘管中國可能難以直接干預這項交易,但其在巴拿馬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此次事件的核心爭議點在於長和在經營巴拿馬港口期間是否確實存在違約行為。巴拿馬審計部門的報告指出,長和未能按時繳納特許權費用,金額高達約12億巴波亞幣(約93億港元)。此舉引發了巴拿馬政府的強烈不滿,並可能導致長和失去港口經營權。然而,長和方面則堅決否認了這些指控,並表示其在巴拿馬的投資總額已近17億美元,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便多次批評中國「非法」營運巴拿馬運河,並威脅要重掌運河控制權。長和將港口出售給美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緣政治的影響。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給貝萊德的交易,總價值高達230億美元,涉及全球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長和集團聲稱這是一項純粹的商業行為,旨在釋放資金並優化資產配置。然而,在美國與中國爭奪全球影響力的背景下,這項交易被視為美國試圖加強對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舉措。儘管長和強調其投資的商業性質,但不可否認的是,地緣政治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次事件也凸顯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商業活動與政治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未來,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歸屬,以及中美兩國在該地區的競爭,將持續受到關注。同時,也需要進一步釐清長和在經營巴拿馬港口期間是否存在違約行為,以維護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