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多行」政策推動內地客入境香港 旅客人次激增2成

香港訪客數字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一簽多行」政策的推動,以及清明節期間的旅遊高峰。此舉不僅為香港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反映了內地與香港之間人員流動的積極趨勢。本文將深入探討「一簽多行」政策對香港旅遊業的影響,分析其優勢與具體應用,並展望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自去年12月1日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以來,香港的訪客數字便開始顯著回升。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後,內地訪客入境人次日均約10萬,較新措施實施前11月份的日均人次上升了約20%。這一增長趨勢在清明節假期期間尤為明顯,根據統計,三日清明假訪澳旅客達40.9萬人次,日均約13.6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4%,其中內地客佔據主導地位。

「一簽多行」政策的實施,為香港的餐飲、零售等行業帶來了明顯的利好。星島日報的報導指出,上水等地區的商戶因內地客的增加而生意興隆,深圳「姊妹花」等消費群體的湧入,為香港的零售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一月香港的訪港人次達到474萬,近八成是來自內地的旅客,按年增長約25%,打破了疫情後的單月記錄。這種增長不僅體現在總人數上,也反映在消費力上,儘管內地客的消費水平可能難以回到以往,但其龐大的基數仍然足以支撐香港的經濟復甦。

除了「一簽多行」政策,橫琴口岸的通關量增加也為澳門的旅遊業帶來了積極影響。自2025年1月1日橫琴赴澳門旅游“一簽多行”政策正式實施以來,人員往來更加便利,促進了內地與澳門之間的交流。截至4月2日,本年度訪澳旅客已突破1千萬人次,治安警察局表示,國家推出的“一周一行”、“一簽多行”等惠澳政策,有效助力澳門旅遊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也在積極拓展新的旅遊市場,並尋求中央的支持,以開放更多省市的人士以個人遊方式來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一簽多行」政策可能擴展至更多大灣區城市的居民,這將進一步擴大香港的客源市場。此外,香港也需要認清形勢,調整策略,以適應內地客消費模式的變化,例如,餐飲業界需要調整經營策略,以吸引更多本地客,並提升服務質量,以滿足內地客的需求。

展望未來,「一簽多行」政策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然而,香港也需要不斷創新,提升旅遊服務的質量,開發新的旅遊產品,以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旅客。同時,香港還需要加強與內地的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的旅遊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此外,香港也應關注國際旅遊市場的變化,積極拓展海外客源,以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