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研發全球最細手術機器人 仿生設計與AI感知結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期在醫療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出全球最小的多功能手術機械人。這款機械人結合了仿生設計與人工智能(AI)感知技術,有望在微創手術領域掀起革命,為醫療人員提供更精準、更安全的治療方案。此項研究成果不僅彰顯了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也為未來醫療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科大此次研發的機械人體積較現有同類型產品縮小了60%,直徑僅為0.95毫米。如此微小的體積,使其能夠深入人體腔道,進行以往難以觸及的精細手術。這款機械人集拍攝及精準導航能力於一身,能夠在醫生操控下,精確地到達目標位置,並進行精準操作。其核心技術之一便是仿生設計,研究團隊從自然界生物的結構和功能中汲取靈感,設計出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的機械結構。此外,AI感知技術的應用,使得機械人能夠自主識別環境,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操作策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與效率。根據大公文匯網的報導,這項技術的突破,將為醫療人員在人體內進行複雜手術提供極大的便利。

除了體積上的優勢,科大研發的機械人還具備多功能性。它不僅能夠進行拍攝,提供清晰的視野,還能夠進行精準導航,確保手術的準確性。這種“三項全能”的設計,使其能夠應對多種不同的手術需求,大大提高了手術的靈活性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成果得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並獲得了8500萬港元的資助,這也反映了香港對於醫療科技創新的重視。此外,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也在AI手術機械人領域積極佈局,並獲得了相關資助,顯示出香港高校在醫療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

科大在醫療機器人領域的突破,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更體現了香港對於改善民生、提升醫療水平的決心。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對微創手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這款全球最小的多功能手術機械人,有望為患者提供更舒適、更安全的治療體驗,縮短康復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未來,科大將繼續深化研究,不斷完善機械人的功能和性能,並推動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普及。同時,香港也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醫療科技中心。點新聞也報導了此項技術,並指出其對未來醫療發展的潛在影響。

總而言之,香港科技大學研發的全球最小多功能手術機械人,是仿生設計與AI技術完美結合的典範,代表了香港在醫療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為微創手術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断發展,香港的醫療科技水平將不斷提升,為全球醫療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