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風波:貿易代表質詢時驚現暫緩消息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在關稅政策上的一系列動作,在全球貿易領域掀起波瀾。他先是宣布暫緩對中國以外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隨後又宣布將繼續提高對華關稅至125%,並同時加徵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這些政策的快速變化,不僅讓市場感到震驚,也引發了對全球貿易格局的深入思考。本文將深入探討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最新動向、其背後的考量,以及對香港乃至全球貿易的影響。

特朗普此次宣布暫緩「對等關稅」計畫90天,似乎是給予其他國家一個重新協商的機會。此前,他威脅要對包括歐盟、加拿大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以回應他們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然而,在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報復關稅後,特朗普立即轉變策略,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25%,並暫緩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這一舉動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戰略性,其目的在於最大化美國的利益。美國財長表示,美國的策略是「沒報復就有回報」,暗示美國希望通過施壓來迫使其他國家讓步。

除了對中國的關稅調整外,美國還宣布將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翻三倍,從貨值的30%加到90%。這項政策的影響不容小覷,因為小額包裹貿易在跨境電商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提高關稅將直接增加消費者的購物成本,並可能抑制跨境電商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舉似乎是針對中國利用小額包裹進行規避關稅的行為。然而,這也將對香港的轉口貿易造成一定的衝擊,因為香港一直是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途徑。儘管香港廠商會認為,由於本港貿易額近期主要來自東盟地區,因此美國關稅對本港影響相對不大,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動頻繁,使得港商在制定經營策略時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應對。中國方面,內媒批評美國關稅讓全球憤怒,並表示中國已準備好採取反制措施。中國政府強調,反制是合情合法,並敦促美國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同時,中國也表示不願關上與美國的談判大門,希望通過對話解決貿易爭端。台灣方面,外交部長林佳龍證實台灣名列在美國暫緩徵收關稅的75國名單之中,並表示將與美國進一步詳談。香港貿發局則呼籲業界注重升級轉型,利用平台開拓新市場,以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挑戰。范婉兒研究總監指出,香港企業早已準備應對美國關稅措施,並已成功將出口市場多元化,向東盟及中東等地區拓展。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為美國帶來利益,也可能對全球貿易造成負面影響。此次關稅政策的調整,反映了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和靈活策略。對於香港而言,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帶來了新的挑戰,但也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會。未來,香港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形勢,積極開拓新市場,並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複雜的貿易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各國政府也應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