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妤回鄉:從國際舞台到家鄉小道,重新適應生活節奏」
廖子妤近年來在影壇表現亮眼,近期更回到家鄉馬來西亞拍攝電影《搖籃凡世》,這部作品不僅是她首次以馬來西亞演員的身分主演,也讓她重新體驗家鄉的節奏與文化。然而,長年在香港發展的她,在重返家鄉的過程中,卻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對馬來語的掌握程度出現了生疏現象,甚至需要逐字逐句地講述。
廖子妤的演藝生涯起步於香港,多年來在香港電影圈打拼,廣東話自然成為了她主要的表達方式。然而,這次回到馬來西亞拍攝《搖籃凡世》,她卻發現自己對馬來語的記憶已經變得模糊。導演張吉安更爆料,廖子妤講馬來語時,需要一字一句地慢慢說,彷彿重新學習一般。這也反映出長期在異地工作,語言習慣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現象。事實上,廖子妤來港工作已久,早已將廣東話調校至沒有口音,甚至在《搖籃凡世》的拍攝過程中,因為廣東話太過「港式」,也曾被要求重拍,以更貼近馬來西亞口音。
除了語言上的挑戰,廖子妤在重新適應家鄉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文化上的差異。她坦言,在香港工作太久,已經習慣了香港的節奏與工作方式,回到馬來西亞後,需要重新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文化。這不僅體現在語言的運用上,也反映在與馬來西亞劇組合作的過程中。儘管如此,廖子妤仍然積極地投入到拍攝工作中,努力克服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力求將角色演繹得更加真實和生動。她表示,這次回到家鄉拍攝電影,對她來說意義非凡,不僅是她演藝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她重新認識和感受家鄉文化的一個機會。
《搖籃凡世》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吉隆坡,講述了24小時營運的棄嬰保護艙,以及女義工發揮母愛,成為挽救初生嬰兒的「搖籃手」的故事。廖子妤在片中飾演的角色,不僅要面對性別不公的挑戰,更要肩負起照顧棄嬰的重任。這個角色對廖子妤來說,不僅具有挑戰性,也充滿了意義。她希望透過自己的演繹,能夠讓更多人關注棄嬰問題,並思考如何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這次拍攝經驗,讓廖子妤深刻體會到家鄉文化的魅力,也讓她更加珍惜與家鄉人民的連結。她表示,未來如果有機會,她希望能夠繼續回到馬來西亞拍攝電影,為家鄉的電影產業做出貢獻。
總而言之,廖子妤回到馬來西亞拍攝《搖籃凡世》的經歷,不僅是一次演員的自我挑戰,也是一次文化上的重新認識。她所面臨的語言和文化障礙,反映出長期在異地工作所帶來的影響。然而,她積極克服困難,努力適應家鄉的節奏與文化,並將自己的演藝經驗帶回馬來西亞,為家鄉的電影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這部電影不僅是廖子妤演藝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將成為她與家鄉之間情感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