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系目標:港口!內地已展開收購談判

長和集團(0001)計劃出售其海外港口業務,特別是巴拿馬運河沿岸的港口資產,近日引發了廣泛關注。這項交易不僅涉及巨額資金,更牽動著地緣政治和中國國家利益,使得原本的商業交易蒙上了一層複雜的色彩。最初,長和擬向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這些港口,預計套現超過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然而,在交易即將完成之際,卻出現了多重變數,中國政府的態度成為影響交易進程的關鍵因素。

交易受阻的背景,與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競爭息息相關。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重要的貿易樞紐,其港口的控制權具有戰略意義。美國對此交易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中國可能通過收購這些港口,擴大其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因此,美國政府對長和與貝萊德的交易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並向相關各方施加壓力,試圖阻止交易的完成。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已接洽國企及中港富豪,探討收購長和港口的可能方案。此舉被視為中國政府對美國干預交易的直接回應,旨在維護國家利益和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彭博社也報導,中國要求國企暫停與長和的合作,顯示中國政府對此交易的態度十分堅決。更進一步地,BBC的報導揭示,原本定於4月2日簽訂的交易已被暫緩,雖然並未完全取消,但已顯示出中國政府的強硬立場。據了解,政府在得知長和宣布出售港口業務後,立即與長和接洽,試圖尋找解決方案,但由於選擇有限,退出交易可能會引發其他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也暴露了李嘉誠及其長和集團在處理敏感交易時所面臨的挑戰。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長和未事先請示就宣布出售港口業務感到震怒。這表明,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交易中,中國政府希望與企業保持更緊密的溝通和協調。長和集團在未經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直接與外國財團達成交易,顯然觸及了中國政府的底線。

目前,這項交易的未來走向仍然不明朗。摩通分析師認為,交易可能存在四種情景,其中一種情景或可達致協議。然而,在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下,以及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交易能否最終完成,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此次事件不僅對長和集團的海外資產配置產生影響,也對全球港口行業的格局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而言之,長和出售港口交易的風波,不僅僅是一項商業交易,更是一場涉及國家利益、地緣政治和企業策略的博弈。中國政府的介入,使得這項交易的複雜性大大增加,也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企業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政治因素和國家利益。未來,這項交易的走向將繼續受到各方關注,並可能對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持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