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貿易戰:美海關系統故障,逾百萬貨無法徵收關稅
美國海關報關系統近期出現技術故障,一度導致無法徵收關稅,此事件凸顯了全球貿易體系對技術穩定性的高度依賴。在美國與多國貿易摩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這起故障更增添了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此次事件不僅影響了美國政府的稅收,也對進口商的貨物流動造成了干擾,更在全球貿易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積極推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對多國商品加徵關稅,旨在減少貿易逆差、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然而,這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制措施。近期,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商品徵收新一輪關稅,加劇了貿易戰的烈度。根據BBC的報導,特朗普政府已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徵收額外84%關稅,使得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最少達104%。經濟日報也指出,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品徵收145%關稅,將會切斷美中之間多數貿易。
然而,就在新關稅政策準備生效之際,美國海關報關系統卻出現了技術故障。香港01的報導指出,該系統故障歷時10小時,導致美國政府無法徵收新上路的關稅。自由財經也報導,為了確保貨物流動不中斷,海關建議進口商先提交貨物放行文件,待系統修復後再補交財務文件。這意味著,在系統故障期間,美國政府實際上暫停了關稅徵收,這對於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手段實現貿易目標而言,無疑是一大挫折。World Journal的報導更指出,受影響的包括已在運輸途中的中國貨物,以及獲特朗普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國家的貨物。
此次海關系統故障,也暴露了美國在關鍵基礎設施方面的脆弱性。隨著全球貿易的日益複雜化,對資訊科技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一旦關鍵系統出現故障,將會對整個貿易體系造成嚴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對美國關稅政策合法性的質疑。Yahoo 財經報導,NCLA主張,特朗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為關稅找理由,實為違憲,因為該法並未授權總統來施加關稅。
另一方面,中國方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也表達了強烈不滿。人民日報批評美國大搞「關稅訛詐」,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破壞者。各方普遍認為,美方將關稅作為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秩序。TVBS新聞網也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徵收關稅後,白宮表示已與數十個國家就達成協議進行接觸,但中國方面尚未釋出善意,雙方談判進展緩慢。
總而言之,美國海關報關系統的技術故障,不僅暴露了美國貿易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也凸顯了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在特朗普政府持續推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背景下,這起事件更增添了貿易戰的複雜性。未來,美國政府需要加強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維護,並與各國展開建設性的對話,共同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同時,各國也應積極尋求通過多邊貿易機制解決貿易爭端,避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