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首輪會談結束 伊朗外長:下次或於19日舉行

美伊首輪談判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結束,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表示,雙方同意繼續舉行會談,並可能於4月19日在阿曼舉行下輪談判。此次談判是自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JCPOA)以來,美伊之間首次直接接觸,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儘管雙方在多個關鍵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願意繼續對話,為重啟核協議帶來了一線希望。

此次談判的舉行,正值中東地區局勢緊張之際。伊朗核計畫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各方擔憂伊朗可能發展核武器,進而威脅地區乃至全球的安全穩定。美國政府一直強調,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並將繼續對伊朗實施制裁,直至伊朗重返核協議並遵守相關義務。然而,伊朗方面則認為,美國首先應該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才能為談判創造有利條件。

伊朗與美國之間的談判,並非單純的雙邊事務,而是牽涉到多方利益的複雜博弈。伊朗核協議的締結,需要得到包括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其他簽約國的支持。這些國家都希望伊朗能夠重返核協議,以確保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此外,以色列等國家則對伊朗的核計畫持強烈反對態度,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伊朗施加更大的壓力。

此次首輪談判雖然結束,但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雙方在核協議的範圍、制裁解除的順序和時間表等問題上仍存在明顯分歧。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表示,談判進行了超過2小時30分鐘,雙方就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但仍需進一步溝通和協商。美國方面則表示,願意與伊朗進行認真和建設性的對話,但強調伊朗必須展現出誠意,並採取實際行動,以證明其重返核協議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Ebrahim Raisi)此前曾表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尼(Ali Khamenei)已指示與美國進行談判,且不反對美國在伊朗的投資。這表明伊朗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願意與美國改善關係,並為經濟發展尋求機會。然而,伊朗同時也強調,必須確保伊朗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並且美國必須停止對伊朗的威脅和制裁。

在美伊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此次談判的舉行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儘管前路漫漫,充滿挑戰,但雙方願意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為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了一絲希望。下輪談判預計於4月19日舉行,各方期待雙方能夠在談判中取得進展,為重啟伊朗核協議奠定基礎。美國政府已明確表示,將堅持德黑蘭不得擁有核武器的立場,而伊朗則尋求達成「真正且公平」的協議。未來談判的走向,將取決於雙方能否在堅持自身原則的同時,尋求共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