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手記:人工智慧的新紀元
美國關稅戰的影響下,本地北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以及相關發展應如何修例提速,是近期香港地產界關注的焦點。筆者黃仲澧,透過「送澧手記」系列文章,持續關注並分析香港北部都會區的最新形勢,並於HK01平台分享見解。
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調整。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美國關稅戰的影響,為香港的發展策略帶來了新的考量。美國關稅戰不僅影響了全球貿易格局,也直接影響了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在此背景下,香港必須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正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需要突破傳統的規劃思維,引入更具彈性的發展模式。例如,3D規劃設計勢成新常態,這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還可以優化城市空間的布局。參考國內低空經濟發展的經驗,利用1,000米以下空域,進行無人機配送、物流運輸等,可以有效提升北部都會區的交通效率和物流能力。此外,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還需要注重物流、加工、製造一體化的崛起,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土地供應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積極修例,簡化規劃流程,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同時,還需要加強與內地的合作,吸引更多投資和人才。筆者近期在出席城市規劃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了解到「北都辦」提出的三寶樹濕地公園的建議設計構想,顯示政府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高度重視,並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此外,香港的發展也應充分掌握內地各省市科技出海的部署,以及當中主要的契機所在,從而未能配對上量身訂造的發展模式。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不僅僅是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個具有創新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區域。這需要香港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例如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與內地的產業優勢相互結合,形成互補效應。
總而言之,美國關稅戰的影響,為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香港必須積極應對,抓住機遇,克服挑戰,通過修例提速發展,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北部都會區,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而「送澧手記」系列文章,將持續關注並分析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程,為香港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