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膝全方位治理:中西療法結合
「跑者膝」,正式名稱為髂脛束症候群,是跑者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近年來,隨著運動風氣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這種困擾。傳統上,西醫治療著重於消炎止痛,但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的全方位治理方案逐漸受到重視,為「跑者膝」患者帶來了更全面的治療選擇。
早期治理階段,消炎鎮痛是關鍵。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會針對患者的急性疼痛和發炎狀況進行處理。西醫通常會採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s)來減輕疼痛,並輔以冰敷、休息等物理治療。中醫則會利用中藥材,如羌活、獨活、當歸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針灸治療,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炎症。香港01的報導指出,早中期治理的重點在於消炎鎮痛,促進組織修復,為後續的康復奠定基礎。
進入恢復期,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更顯得優勢互補。西醫的物理治療師會針對患者的軟組織進行拉伸,增加關節活動度,並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特別是臀肌和股四頭肌。中醫則會運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疏通經絡,鬆解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此外,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症狀,開立中藥方劑,調理氣血,促進組織修復。醫天圓中醫診所的資訊提到,強化膝蓋肌肉的練習,如平臥抬腿、站立式腿彎舉等,對於改善膝痛、預防膝關節退化有顯著效果。同時,飲食上也要注意,多攝取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有助於骨骼健康。
對於慢性期的「跑者膝」,中西醫結合更強調整體調理與功能整合。西醫會評估患者的步態和生物力學,找出潛在的問題,並提供相應的矯正建議。中醫則會從整體平衡的角度出發,調理患者的肝腎功能,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Dr. SKY名冠診所提供「超微創治療」,這是一種整合中西醫兩大醫學技術的治療方式,能精準解除患者的疼痛。此外,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提醒,跑步訓練應循序漸進,避免突然提高運動量或運動強度,運動前後應作充分伸展,並注意鍛鍊臀部肌肉,以減輕髂脛束的負擔。張家誠中醫師也指出,早期發現並處理膝關節肌的問題,有助於改善積水和發炎。
總而言之,中西醫結合在治理「跑者膝」方面,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優勢。西醫的精準診斷和快速止痛,與中醫的整體調理和功能整合相輔相成,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更能從根本上改善關節功能,降低復發的風險。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恢復運動能力,重拾跑步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