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storm alert: EPA warns of severe air pollution, PM10 surges by 30x

受到一股強勁沙塵氣流影響,香港的空氣質素正急速惡化。環保署預測,稍後時間多區的空氣污染將達到「嚴重」水平,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或將暴升約30倍。此情況不僅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也再次凸顯了香港在應對跨境空氣污染方面的脆弱性。

過去幾天,香港已感受到沙塵天氣的影響。根據環保署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的數據顯示,受沙塵氣流影響,背景污染物水平較平常為高,尤其以懸浮粒子的濃度上升最為顯著。季候風逐漸緩和,加上本港風勢較弱,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導致污染水平持續攀升。預計未來數天,沙塵天氣仍將持續,對香港的空氣質素造成進一步影響。星島日報亦即時報道了此情況,強調環保署已發出警告。

沙塵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和微細懸浮粒子(PM2.5)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當這些粒子被吸入體內,會刺激呼吸道,引發咳嗽、氣喘等症狀,甚至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的人群,影響尤為嚴重。此外,沙塵天氣還可能降低能見度,影響交通安全。根據嘉南藥理大學的研究,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空氣質素問題並非僅僅來自於沙塵天氣。根據健康空氣行動組織在2023年的空氣質素回顧報告指出,整體污染水平已遠超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報告同時指出,路邊二氧化氮(NO2)濃度持續超標,PM10和PM2.5大幅反彈,臭氧濃度也屢創新高。這些數據表明,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跨境污染外,本地的交通排放、工業污染等也是重要的來源。新城A區的環境評估分析顯示,雖然2020年各監測站的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均低於標準值,但這並不能掩蓋整體空氣質素仍有改善空間的事實。

面對日益嚴峻的空氣污染問題,香港需要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加強與鄰近地區的合作,共同應對跨境空氣污染。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本地的減排措施,例如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廣電動車、加強工業污染的監管等。此外,政府應加強對市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對空氣污染危害的認識,並提供必要的防護建議。立法院的相關紀錄也顯示,政府已開始關注空氣污染問題,並編列資金用於空氣污染防制計畫。然而,要真正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仍需要政府、企業和市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