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天氣:空污嚴重!可吸入懸浮粒子暴增30倍

香港正受到一股強烈的沙塵氣流影響,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已發出警告,預計今日稍後時間,多區空氣質素將急劇下降,達到「嚴重」水平。這意味著市民將會面對嚴重的健康風險,特別是呼吸系統敏感人士。根據環保署的預測,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的濃度可能暴升約30倍,甚至更高,情況令人擔憂。

沙塵天氣的成因複雜,通常與來自內陸地區的沙塵暴有關。東北季候風的影響,將大量的沙塵帶到香港,加上本地風勢較弱,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導致空氣質素迅速惡化。這種情況並非罕見,但今年的沙塵天氣似乎來勢更猛,影響範圍更廣。環保署已啟動應急措施,加強監測空氣質素,並向公眾發出警示,提醒市民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沙塵天氣對香港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空氣質素的下降直接威脅市民的健康。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和微細懸浮粒子(PM2.5)是主要的空氣污染物,它們可以深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引發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對於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士,沙塵天氣更是雪上加霜,可能引發病情惡化。其次,沙塵天氣也會影響交通運輸。能見度降低會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機場和港口也可能受到影響,航班和船隻可能延誤或取消。此外,沙塵天氣還會對經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例如戶外活動可能被迫取消,旅遊業也可能受到衝擊。

過去幾年,香港的空氣質素一直備受關注。雖然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推廣使用電動車、加強工業污染管制等,但空氣污染問題仍然存在。根據「健康空氣行動」的報告,整體污染水平仍然遠超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路邊二氧化氮(NO2)濃度持續超標,PM10和PM2.5的濃度也大幅反彈。臭氧污染也日益嚴重,甚至出現了歷史新高。這表明,香港在改善空氣質素方面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面對沙塵天氣等突發事件,更需要加強監測和預警能力,並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保護市民的健康。

總而言之,本次沙塵天氣對香港的影響不容忽視。環保署的預測顯示,空氣質素將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市民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高危人群。政府應加強監測和預警,並採取有效措施,減輕沙塵天氣對市民健康和經濟活動的影響。同時,香港也應繼續努力,改善整體空氣質素,為市民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