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日報:提振消費信心,增強消費底氣
近期,中國經濟面臨著一些挑戰,其中消費需求不足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為此,內地《經濟日報》發表文章,強調要增強消費者「敢消費、願消費」的底氣,引起了廣泛關注。此舉不僅反映了官方對當前消費形勢的重視,也體現了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
文章指出,收入是居民消費的錨。「量入為出」「有錢才能花錢」,這句樸素的道理揭示了消費與收入之間的直接關係。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居民收入預期受到影響,自然會對消費行為趨於謹慎。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是提升消費意願的根本途徑。除了工資性收入,還需要拓寬居民收入來源,例如通過發展多樣化的就業形式、鼓勵創業創新等方式,讓更多人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的抗風險能力,也能有效增強其消費信心。
除了收入因素,消費環境的改善也至關重要。國家發改委近期也表示,消費者預期偏弱,消費環境有待優化。這意味著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首先,要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次,要完善消費信貸體系,降低消費門檻,讓更多人能夠享受消費帶來的便利。此外,還需要積極發展新型消費模式,例如數字消費、綠色消費等,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穩定股市和樓市也被納入促消費的重要舉措,旨在提振居民財富,增強消費底氣。
在政策層面,中國政府已經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費的措施。例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促消費的政策,例如發放消費券、舉辦促銷活動等。然而,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觀察。要真正激發消費潛力,需要形成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不僅要關注短期的刺激措施,更要著眼於長期的制度建設。例如,可以考慮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增加居民收入;可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穩定就業崗位;可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此外,隨著文旅消費需求的釋放,加速釋放文旅消費需求,讓遊客變成「回頭客」,擴大文旅產品,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途徑。
總而言之,增強消費者「敢消費、願消費」的底氣,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從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完善政策體系等多個方面入手,才能有效提振消費需求,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擴大內需、依靠國內市場,更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