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白宮指責北京,要達成協議,球在中國一方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近日白宮再次重申,解決貿易爭端的關鍵在於北京,並表示「球在中國那邊」,意味著美國正等待中國採取主動行動以達成貿易協議。這番言論不僅體現了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上的強硬姿態,也反映出雙方在貿易問題上持續存在的僵局。

自2018年以來,美中兩國便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關稅戰。美國以中國長期以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為由,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而中國也隨之採取報復措施,對進口自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這場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廣泛影響,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並對消費者的價格造成了影響。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美中雙方曾一度在2018年5月達成暫停貿易戰的共識,但隨後美國又公布了新的關稅清單,使得貿易談判陷入停滯。

目前,美國政府的立場相當明確,即中國必須先釋出善意,才能開啟有意義的談判。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引述特朗普總統的聲明,強調美國對與中國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但同時也暗示,美國並非非達成協議不可。這種姿態顯示,美國希望中國能夠認識到自身在貿易問題上的責任,並採取切實行動來解決美國提出的關稅和貿易不平衡等問題。CNN的報導指出,白宮高層官員透露,特朗普總統已明確指示團隊,必須由中國主動釋出善意,美國目前不打算主動與中國接觸。他認為,是中國選擇報復與升級,才導致目前緊張局勢。

然而,中國方面對此的態度則相對強硬。中國外交部批評美國的關稅戰不得人心,並表示中方不願打,也不怕打。TVB新聞報導,中國認為美國的行為是倒行逆施,終將失敗。此外,中國也採取了相應的報復措施,對進口自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以回應美國的關稅舉動。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累計達145%,包含特朗普上週加碼的125%新稅率,以及他回鍋白宮後不久就上路的20%關稅。中國的回應則是125%的關稅,顯示雙方在關稅問題上互不相讓。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貿易戰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涉及到更廣泛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美國指責中國存在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等不公平貿易行為,而中國則認為美國的行為是對中國發展的遏制。因此,要解決美中貿易爭端,需要雙方在更深層次的利益和關切上達成共識。正如聯合新聞網所報導,美中貿易戰誰會先低頭,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總而言之,美中貿易戰的走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白宮重申「球在中國那邊」的言論,表明美國正等待中國採取行動,但中國方面則態度強硬,互不相讓。要解決這場貿易爭端,需要雙方展現出更大的政治意願和靈活性,尋求一個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這不僅關係到美中兩國的經濟利益,也關係到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