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暴跌,美財政部考慮放寬國債資本監管
美國財政部正審視針對銀行業的監管規定,核心議題圍繞著「補充槓桿率」(SLR),此舉與近期美國國債價格急跌的狀況密切相關。上週美債創下二十年來最大跌幅,引發市場對金融體系穩定的擔憂,也促使財政部重新評估現行監管框架的有效性。
美國國債市場的波動性上升,與銀行持有國債的槓桿比例息息相關。SLR 規定要求銀行針對其持有的美國國債等資產,保留一定比例的資本儲備。當國債價格下跌時,銀行可能需要增加資本金以符合SLR的要求,這可能導致銀行被迫拋售更多國債,進而加劇市場的下跌壓力,形成惡性循環。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聯準會曾暫停SLR規定,以釋放市場流動性,避免金融體系陷入困境。如今,隨著市場再次面臨類似壓力,放鬆SLR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財政部副部長Michael Faulkender表示,官員們正在討論針對銀行的規則變更,以應對市場變化。然而,放鬆SLR也存在潛在風險。過低的槓桿要求可能鼓勵銀行過度承擔風險,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因此,財政部需要謹慎權衡各方利弊,尋找一個既能穩定國債市場,又能維護金融穩定的最佳方案。除了調整SLR之外,財政部也考慮其他措施,例如加大國債回購力度,以提升市場流動性。財長葉倫也強調,美國財政部擁有強大的工具箱,能夠應對市場挑戰。她認為,近期國債拋售反映的是對美國經濟政策信心下滑的警訊,而非市場功能失靈。
值得注意的是,葉倫也指出,美債遭拋售反映的並非市場失序,而是對美國政策信心的危機。這意味著,單純的技術性調整,例如放鬆SLR,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需要重建市場對美國經濟和財政政策的信心。這需要政府採取負責任的財政政策,控制債務水平,並確保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此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聯準會需要謹慎評估通膨風險,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維持物價穩定。
總而言之,美國財政部正在積極應對美債市場的波動,並審視現行監管框架的有效性。放鬆SLR是其中一個可能的選項,但需要謹慎評估其潛在風險。更重要的是,需要重建市場對美國經濟和財政政策的信心,並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這需要政府、聯準會以及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