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與美重啟關稅談判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升溫,近期事態發展引發全球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宣布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甚至暗示可能進一步擴大關稅範圍。面對美國的強硬姿態,中國方面雖然表達了對談判的意願,但同時也強調相互尊重的原則,並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

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最初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慣例。然而,這項政策不僅未能有效解決貿易失衡問題,反而引發了雙方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根據《彭博》的報導,美國對中國祭出125%的對等關稅後,中國方面已採取行動,要求國內航空公司暫停從波音公司採購飛機及零件,顯示出中國不願輕易妥協的態度。此外,特朗普政府還計劃藉由關稅談判孤立中國,要求其他國家禁止中國貨轉運至美國,以防堵中國繞道規避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關稅戰的影響範圍已超出貿易範疇,開始波及其他產業。例如,中國對美國電影進口實施配額限制,直接衝擊了好萊塢電影產業,導致六大製片商股價下跌,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這種連鎖反應表明,關稅戰不僅會影響相關產業的經濟利益,還可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更甚者,美國的關稅政策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採取反制措施,進而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

儘管局勢緊張,中國方面仍保持著對談判的開放態度。中國財政部前副部長朱光耀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中國願意與美國展開對話,但前提是美國必須展現對北京的尊重。他強調,威脅施壓並非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雙方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透過平等對話尋求解決方案。此外,中國官方媒體也定調稱,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並敦促美方停止霸凌行為。

目前,美國正在與70多個國家進行關稅談判,試圖建立一個更廣泛的貿易聯盟,以對抗中國的貿易影響力。然而,這種策略能否成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方面,許多國家不願意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另一方面,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憂。

總而言之,中美關稅戰的發展態勢複雜多變,充滿了不確定性。雖然中國表達了對談判的意願,但前提是美國必須改變其強硬姿態,展現出相互尊重的態度。只有透過平等對話和務實合作,才能找到解決貿易爭端的最佳方案,避免關稅戰進一步升級,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