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礦產協議談判:美媒揭美國放寬烏克蘭軍援償還額

美國與烏克蘭之間關於礦產資源的協議談判,近日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在俄烏戰爭持續的背景下,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與礦產資源的獲取,緊密交織在一起。最初,美國政府要求烏克蘭以礦產資源協議作為償還軍援的條件,但隨著談判的推進,美國的態度似乎有所軟化,對烏克蘭的償還要求也出現了調整。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但援助金額的具體數值一直存在爭議。最初的估算高達3,000億美元,但彭博社的報道顯示,美國正在考慮將此數字下調至約1,000億美元。這一調整反映了美國在談判中的策略變化,也暗示著美國可能願意在償還條件上做出讓步。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積極參與,也顯示了華府對此協議的重視。

美國對烏克蘭礦產資源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天然氣管道的控制權。路透社的報道指出,美國曾向烏克蘭索要天然氣管道的控制權,作為補償安全援助的方式。此舉旨在確保美國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並藉此彌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支出。然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表示,礦產協議應對美烏雙方都有利,並應以有助於烏克蘭現代化的方式進行。澤連斯基的立場表明,烏克蘭不願輕易放棄對自身資源的控制權,並希望在協議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隨著談判的深入,協議的內容也逐漸曝光。根據一份協議摘要,特朗普政府的提議要求基輔向華盛頓提供控制烏克蘭資源的基金的所有利潤,直到烏方償還所有美國戰時援助及利息為止。然而,澤連斯基對此協議草案表達了強烈不滿,認為其與此前框架“完全不同”,並拒絕承認。最終版本的協議文本顯示,協議共包含11點內容,但具體細節仍有待進一步確認。儘管如此,澤連斯基強調,最終版本不涉及美國對烏克蘭的控制權,這也反映了烏克蘭在談判中堅持自身利益的決心。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促使基輔積極與歐洲盟友商討軍援,並隨時準備與華府進一步談判。

總而言之,美烏礦產協議的談判過程充滿了複雜性和變數。美國最初以軍援為籌碼,試圖獲取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但隨著談判的推進,美國的態度有所軟化,對烏克蘭的償還要求也出現了調整。烏克蘭則在堅持自身利益的同時,積極尋求與各方的合作,以確保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最終的協議能否達成,以及協議的具體內容,將對美烏關係以及歐洲能源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