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引發亞洲經濟衰退?香港經濟全年增2%

中美關稅戰的持續升溫,正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亞洲地區尤其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近期,摩根士丹利(大摩)對亞洲經濟前景發出警訊,預計今季亞洲經濟將大幅下滑,並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同時,香港經濟也受到波及,全年增長預測被多家機構下調。本文將深入探討關稅戰對亞洲經濟的影響,以及香港經濟所面臨的挑戰,並分析大摩提出的應對策略。

關稅戰的影響已不僅僅局限於中美兩國,而是蔓延至全球貿易體系。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將中國內地和香港列為首要打擊對象,這直接衝擊了亞洲地區的出口貿易。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華僑銀行和上海商業銀行已紛紛下調對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反映出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出口量持續縮減,是影響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師Chetan Ahya指出,目前是其金融服務生涯中壓力最大的一周,顯示出市場對關稅戰的緊張程度。

大摩認為,貿易戰2.0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超2018至2019年,今年經濟增長面臨實質性下行風險。為應對這一挑戰,大摩建議中國實施「兩個30戰略」,即30%的財政刺激和30%的降息。此策略旨在通過擴大財政支出和降低融資成本,刺激國內需求,抵消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這種策略的有效性仍有待觀察,因為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此外,大摩也預期人民幣今季將提前貶值,但不會大幅貶值,這反映出中國政府在維護匯率穩定方面的努力。

除了中國,其他亞洲經濟體也難以置身事外。台灣經濟對貿易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特別容易受到關稅和全球貿易放緩的影響。工商時報報導,大摩已將2025年台灣GDP成長率下修至2.2%,2026年更將進一步下調。這種下調反映出市場對台灣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同時,全球關稅戰也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投資者將黃金視為避險資產,以對抗市場風險。星展集團指出,關稅擔憂導致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庫存量增加,並帶動金價走勢,於2月5日升至每盎司2,882美元的新高。

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香港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儘管預測顯示香港2025年的經濟增長可能低於2%,但仍有機會通過多元化經濟結構、加強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合作、以及推動創新發展來提升經濟競爭力。此外,政府應密切關注關稅戰的發展動態,及時調整經濟政策,以減輕負面影響。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穩定市場信心,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而言之,中美關稅戰對亞洲經濟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香港經濟也面臨嚴峻挑戰。摩根士丹利等機構的預測顯示,亞洲經濟增長將放緩,香港經濟增長預測被下調。面對這一局面,各國政府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實施財政刺激政策、維護匯率穩定、以及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抵禦關稅戰的衝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