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对泊岸中国货船收高额费用 严重扰乱公平竞争

美國近期宣布針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貨輪徵收費用,引發了國際航運業的廣泛關注。此舉被中遠海運等中國航運企業視為不利於行業公平競爭,並表達了堅決反對的立場。這項政策的推出,不僅涉及複雜的貿易摩擦,更反映出美國在海運領域對中國實施壓力的新動向。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此前已結束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隨後便決定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貨輪徵收費用。這項措施預計在六個月後生效,適用範圍涵蓋中國擁有及營運,以及在中國製造的貨輪,並將根據貨輪的載貨量來徵收費用。此舉的直接影響是增加了中國貨輪的營運成本,進而可能轉嫁到運輸價格上,影響全球貿易的成本和效率。根據早前的報導,美國擬訂的行政命令,若航商持有的中國製船舶數量占比超過25%,將被課以高額費用,費用可能高達150萬美元。

中遠海運對此項決定表達了強烈不滿,並公開聲明堅決反對美方基於錯誤事實的指控,認為此舉不利於行業公平競爭。中遠海運指出,美國的此項政策缺乏充分的證據支持,是對中國海運企業的不公正待遇。事實上,中國在全球航運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遠海運作為中國最大的航運企業之一,其運力規模和服務網絡遍布全球。美國的此項政策不僅會影響中遠海運自身的利益,也會對全球航運市場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中遠海運也強調,將會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呼籲美國方面重新審視此項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項政策的推出,正值全球貿易形勢複雜多變之際。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不斷,雙方在多個領域存在分歧。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貿易限制,旨在削弱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此次針對中國貨輪徵收費用的舉措,可以視為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壓力的又一手段。然而,這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做法,不僅不利於雙方貿易關係的發展,也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損害。業界估計,這項政策對台灣貨櫃三雄(陽明、萬海、長榮)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整體而言,全球航運市場將面臨新的挑戰。

總而言之,美國對泊岸中國貨船徵收高額費用,是中美貿易摩擦的最新體現。中遠海運等中國航運企業對此表達了堅決反對,認為此舉不利於行業公平競爭。這項政策的影響不僅局限於航運企業,更可能波及全球貿易和經濟。未來,中美雙方應通過對話和協商,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的方法,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