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代工商申洲國際再獲主席增持
申洲國際主席馬建榮再次增持股份,正值美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下的關鍵時刻,反映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作為Nike等國際品牌的代工廠,申洲國際的動向與全球貿易局勢息息相關。美國近期推出的對等關稅措施,特別是對越南等紡織品生產重地的關稅調整,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申洲國際主席增持股份的背景、美對等關稅政策對其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公司應對策略。
申洲國際作為全球領先的服裝製造商,長期以來與Nike、Adidas等國際知名品牌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根據聯交所的權益披露資料,申洲國際執行董事兼主席馬建榮在場內以每股均價49.8414元增持了28.21萬股,涉資約1,406.03萬元。此舉在美對等關稅政策宣佈以來,是主席第二次增持,顯示其對公司前景的樂觀態度。這不僅是對公司基本面的肯定,也可能預示著公司將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申洲國際在2018年和2017年也曾獲得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和《大公報》的企業管治獎項,顯示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優良表現。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總稅率已高達145%,紡織業首當其衝。申洲國際作為Nike等品牌的代工核心,面臨成本上漲和訂單轉移的風險。尤其是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由於美國對其徵收高額關稅,全球鞋類生產重心面臨重大的挑戰。然而,申洲國際並非完全被動。一方面,公司可以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來減輕關稅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公司可以積極拓展多元化的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例如,可以加強與其他品牌的合作,或者開發新的產品線,以分散風險。此外,申洲國際還可以考慮將部分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以規避關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經貿關係的走向對申洲國際的影響至關重要。儘管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但雙方仍在尋求解決方案。隨著美中經貿衝突的趨緩,中國曾於2019年12月宣布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實施第二次排除清單,這為雙方貿易關係的緩和提供了一絲希望。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如果越南能夠與美國達成協議,關稅可能會降至零,這也為申洲國際帶來了一定的機遇。申洲國際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其經營策略。同時,公司也應加強與供應鏈夥伴的合作,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挑戰。
總而言之,申洲國際主席馬建榮的增持行動,正值全球貿易局勢複雜多變之際,體現了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美對等關稅政策對申洲國際帶來了挑戰,但也提供了尋求變革和拓展市場的機會。申洲國際需要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優化生產流程,拓展多元化市場,並密切關注美中經貿關係的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