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退还3架待交付波音飞机

根據多篇報導,一周內已有多架待交付的波音飛機從中國舟山飛回美國,主要原因與中美之間的「對等關稅」有關,導致中國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以下將深入探討此事。

事件概述:波音飛機的退運潮

近期,多架原定交付給中國航空公司的波音737 MAX飛機,從位於浙江舟山的波音完工中心起飛,返回美國西雅圖。這些飛機原計劃交付給中國國際航空(國航)和廈門航空等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舟山波音完工中心主要負責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的外飾噴漆和交付工作,是波音公司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重要據點。

關稅戰的影響:貿易政策的直接後果

這次波音飛機的退運,與中美貿易關係緊張有著直接關聯。由於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中國航空公司開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以此作為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反制措施。

具體而言,若對一架價值約5,500萬美元的波音737 MAX飛機徵收125%的進口關稅,稅額將高達6,875萬美元,遠超過飛機本身的價格。這種高額的稅負無疑會對航空公司的運營造成沉重壓力,尤其是在國際油價和維修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航空公司難以承擔額外的支出。

波音的應對:轉售與市場調整

面對中國市場的變動,波音公司正在積極尋找應對之策。波音行政總裁Kelly Ortberg表示,公司已準備好轉售這批飛機,必要時會重新噴塗機身,以配合新客戶的航空公司標誌。Ortberg強調,許多客戶已表示有意採購MAX飛機,公司不會讓此事破壞業績回升。

此外,波音公司也可能將目光轉向其他市場,例如東南亞。馬來西亞航空已與波音展開初步洽談,有意接手這批退回的737 MAX機隊。這顯示波音正試圖通過開拓新興市場,來緩解在中國市場受到的衝擊,維持產線運作和現金流穩定。

航空業的挑戰:免稅交付體制的動搖

長期以來,航空製造業依賴跨國免稅交付通道,波音舟山完工中心便是這一體制的重要一環。然而,中美關稅新政使得航空公司在進口飛機時必須考慮高額的稅務成本,打破了原有生產地與市場地分離的全球配置模式。

未來展望:市場格局的重塑

儘管面臨挑戰,波音公司仍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應對。然而,在亞洲市場,空中巴士等競爭對手也在積極爭取訂單,這意味著市場格局可能會出現更劇烈的重整。

總之,波音飛機的退運事件不僅是中美貿易摩擦的具體體現,也反映了全球航空產業鏈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在關稅、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航空製造商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戰略,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