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二攪珠結果出爐!一文睇清審核、批信到買樓全攻略

安居之夢:從白居二攪珠到擁抱蝸居

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城市,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是無數家庭深藏心底的夢想。政府推出的「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簡稱「白居二」)為部分未能符合綠表資格、但又符合特定入息及資產限制的白表申請者,打開了一扇通往資助房屋的大門,讓他們有機會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單位。這個計劃,每年都牽動著數以萬計申請者的心弦,而當房委會的攪珠結果公布,便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刻。然而,中籤僅是漫長旅程的開端,後續的詳細審核、批准信發出,以及最關鍵的買樓程序,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也考驗著申請者的耐心與準備。

命運的抽籤:攪珠結果的揭曉

「白居二」計劃自2013年推出臨時措施以來,已成為恆常化的房屋政策,旨在促進資助出售單位的流轉,並善用現有房屋資源。每當新一期計劃接受申請後,房委會便會進行電腦攪珠,隨機排列申請者的優先次序。攪珠結果的公布,是整個流程中最受矚目的時刻,決定了申請者能否進入下一階段的資格審核,以及其在獲分配配額中的先後位置。 近年,房委會增加了配額,例如「白居二2024」提供6,000個配額,更特別新增1,500個「青年計劃」配額予40歲以下的申請者,顯示政府嘗試回應不同群體的住屋需求。 攪珠結果會上載至房委會指定網站,申請者可以憑申請編號查詢自己的次序。 這個數字,承載著數萬家庭的期盼,也預示著他們能否更進一步實現置業夢。

穿越迷霧:嚴謹的資格審核

成功中籤後,並不意味著勝利在望,真正的考驗在於隨後的詳細資格審核。房委會會根據攪珠排定的優先次序,分批向申請者發出信件或電郵,要求他們在指定期限內提交詳細的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以及相關證明文件。 這一步是至關重要且嚴格的,房委會會仔細核實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是否符合「白居二」計劃所訂定的資格準則。

資格審核的重點包括:

  • 基本資格: 申請者必須符合年齡要求(通常年滿18歲,青年計劃則有40歲以下的規定),在香港居住滿七年,且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限制。
  • 物業擁有權: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申請截止日期前的指定時間內(例如過去24個月內)不得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 房屋資助: 申請者及名列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均未曾接受任何房屋資助。
  • 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者的家庭每月總入息及總資產淨值必須符合房委會為「白居二」計劃設定的最新限額。入息計算涵蓋底薪、佣金、雙糧、花紅及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等。資產計算則包括香港境內外的所有資產,如存款、股票、基金、車輛及物業(非住宅)等。

申請者需要準備大量的證明文件,例如:身份證明文件、稅單、銀行月結單、僱主發出的入息證明、資產證明文件(如股票結單、定期存款證明等)。任何漏報、虛報或未能提供足夠證明文件,都可能導致申請被取消資格。審核過程可能需時,申請者需要耐心等候,並配合房委會的要求。 房委會強調,即使已獲發申請編號,最終資格仍以詳細審核結果為準。

期盼的證明:批准信與購買資格證明書

成功通過詳細資格審核的申請者,將會收到房委會發出的「批准信」。 這封批准信是獲批配額的正式通知,確認申請者有資格在「白居二」計劃下購買未補地價的單位。收到批准信,距離置業夢又近了一步,但仍需完成關鍵的一步: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

批准信發出日期起計的六個星期內,獲批申請者需要因應打算購買的單位類型(房委會或房協居屋第二市場單位),向房委會或房協繳付申請費,並提交批准信副本和相關確認書正本,以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 這張證明書,如同打開居屋第二市場大門的鎖匙,證明持有人有資格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的單位。

「購買資格證明書」有其有效期限,通常為自簽發日期起計的十二個月。 持有人必須在證明書有效期屆滿前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否則證明書將會失效,且通常不會獲得續期。 這意味著獲批申請者需要抓緊時間,在一年內尋找心儀的單位並完成交易程序。申請者可以同時申請房委會和房協的購買資格證明書,但最終只能使用其中一份購買一個單位。

實現夢想:居屋第二市場的買樓程序

取得「購買資格證明書」後,獲批申請者便正式進入了在居屋第二市場物色及購買單位的階段。這個過程與自由市場買賣有所不同,需要遵循房委會或房協的特定程序。

  • 物色心儀單位: 買家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上尋找正在放售的未補地價單位。這些單位可以是房委會的居屋/私人參建居屋,或是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單位,甚至是未補價的綠置居或租置計劃單位。 房委會網站上通常會列出可供購買的居屋屋苑名單供參考。
  • 議價與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買賣雙方自由議價,達成協議後便可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在簽署臨約前,買賣雙方都必須出示有效的證明文件,包括賣方的「可供出售證明書」和買方的「購買資格證明書」。 臨約應列明單位地址、成交價、臨時訂金、簽署正式買賣合約的日期等重要條款。
  • 申請提名信: 買方律師需要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的一個月內,向房委會或房協申請「提名信」,以確認買方的購買資格和單位的可售性。 提名信的處理通常需要幾個工作天,房委會建議簽署臨約和正式買賣合約之間預留足夠時間(例如約12至14天)來處理提名信。 如果在取得提名信後交易終止而未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買方需要重新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
  • 申請按揭: 購買未補地價居屋通常可以申請較高成數的按揭貸款,最高可達九成,最長還款期為30年。 房委會居屋由政府提供按揭還款保證,在首次發售日期的首40年內,可獲最高九成按揭貸款保證。 然而,樓齡較高的單位可能會影響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 房協居屋則通常需要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才能獲得高成數按揭,且按揭批核準則與私樓相若,最高按揭成數為六成,需通過壓力測試。 買家應提前向銀行或按揭中介查詢可承造的按揭成數和條款。
  • 簽訂正式買賣合約與轉讓契據: 收到提名信後,買賣雙方及其律師會簽訂正式買賣合約,並於其後簽訂轉讓契據。 轉讓契據由買方律師辦理,並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
  • 完成交易: 買方支付樓價餘款,完成單位業權轉讓,正式成為業主。買方代表律師需在完成交易後指定時間內通知房屋署或房協。
  • 整個買樓程序涉及律師費、代理佣金、印花稅、契據註冊費等多項費用,買家需提前做好財務預算。 此外,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存在轉讓限制,通常在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的指定年期內不可出售或出租,除非已繳付補價。

    夢想的彼岸

    從「白居二」攪珠公布的緊張刺激,到通過嚴謹審核的忐忑不安,再到手持批准信與購買資格證明書的喜悅,最終踏上物色及購買單位的實際流程,這是一條充滿希望與挑戰的道路。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申請者仔細準備,耐心應對,並充分了解相關的規則與程序。對於許多香港家庭而言,「白居二」計劃不僅僅是一個置業途徑,更是實現安居夢想的重要機會。即使過程繁瑣,競爭激烈,但能夠在二手市場購買到一個能力所及的家,那份踏實與歸屬感,無疑是對所有努力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