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股衝高】6月降息預期升溫 歐美股市強勢上揚

在市場的波濤中,資金的流向總是牽動著敏感的神經。近期,歐美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成為全球投資者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關於六月降息的揣測,彷彿一陣春風,吹皺了原本緊縮政策下沉悶的市場一池春水,也讓歐洲股市在中段時間展現了揚升的活力。這究竟是信號,還是短暫的漣漪?

利率風向球:六月之窗開啟?

歐洲中央銀行(ECB)似乎正為今年夏季的貨幣政策轉向鋪路。從多位歐洲央行官員的表態中可以窺見,六月首次降息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高,甚至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他們明確指出,歐洲央行有可能在政策上與美國聯準會分道揚鑣,不再亦步亦趨。

支持歐洲央行在六月採取行動的理由,主要來自歐元區通膨數據的持續降溫。儘管距離2%的目標還有距離,但通膨率預計將在2025年或2026年回歸目標水平。 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核心通膨,雖然服務業價格仍有韌性,但整體趨勢顯示價格壓力正在緩解。 例如,最新的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膨預計將進一步放緩,僅略微高於央行的目標值。 這種通膨前景的改善,為歐洲央行提供了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另一方面,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動能顯得溫和,甚至有些疲弱。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數據顯示經濟活動有放緩跡象。 儘管第一季度經濟有所成長,但借貸成本上升的影響仍在抑制需求。 在通膨壓力趨緩而經濟成長乏力Sytuation下,降息成為刺激經濟、避免陷入衰退的一種政策選項。歐洲央行預計將存款機制利率等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 然而,六月之後的降息步伐仍將取決於未來的經濟數據,特別是通膨和薪資的表現。 部分官員對於通膨前景仍保持謹慎,認為連續降息的可能性較低。

美國步伐:通膨的頑固挑戰

相較之下,美國聯準會(Fed)的降息之路顯得更為崎嶇。市場對於聯準會六月降息的預期已大幅降溫,許多分析師認為首次降息可能會推遲到七月或更晚。

聯準會最關心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特別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表現出較強的粘性。最新的核心PCE數據甚至出現了超預期的升溫,顯示通膨壓力並未完全消退。 此外,美國勞動市場依然保持強勁,這也使得聯準會沒有立即降息的緊迫性。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和較高的通膨,使得聯準會將重心轉向通膨復熾的風險。 儘管有數據顯示消費者支出增長有限,儲蓄率有所上升,可能反映了消費者對財務狀況的謹慎,但整體通膨指標仍然是聯準會決策的重要考量。

歐美央行之間潛在的政策分歧,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歐洲央行官員已公開表示,考慮到歐元區和美國經濟狀況的差異,歐洲央行可能需要採取與聯準會不同的策略。 美國強勁的需求受到財政刺激的推動,而歐元區的通膨問題更多來自供給端,而非需求端。 這種基本面的差異,為兩大央行貨幣政策的分化提供了理據。然而,歐元區經濟也可能受到美國經濟狀況和政策的影響,特別是潛在的貿易政策變動。

市場脈動:歐股為何揚帆?

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各大央行政策步調不一的背景下,歐洲股市在中段時間呈現的上升走勢,很大程度上是對歐洲央行即將降息預期的積極反應。貨幣政策的寬鬆通常會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也使得固定收益資產的吸引力相對下降,資金可能因此流向股市,推升股票估值。

歐洲央行官員偏向鴿派的發言,被市場解讀為明確的降息信號,這激發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 儘管市場整體可能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對經濟成長前景的擔憂,但當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在短期內降低借貸成本時,這種預期往往會提前反映在股價上。歐洲主要股指如英國富時10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創下收市新高,也與市場對央行持續寬鬆措施的憧憬有關,即使當時的經濟數據表現略遜於預期。

歐股中段的上升,可以看作是在交易日進行到一定階段後,市場對歐洲央行政策預期的集中反應。在這個時段,隨著更多信息的釋出或市場情緒的累積,買盤力量可能開始佔據上風,推動股指走高。這種上升趨勢,是資金追逐潛在政策利好的典型表現。

未來的航道:變數與展望

儘管六月降息對於歐洲央行而言似乎是大概率事件,但貨幣政策的航道上仍充滿變數。通膨是否會如預期般持續下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能源價格的潛在波動,以及美國潛在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都可能對歐元區的通膨和經濟成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川普的關稅威脅可能損害經濟成長,並推高消費者物價,這讓全球央行,包括歐洲央行,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更加審慎。

此外,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走向仍是重要外部因素。如果美國通膨持續居高不下,迫使聯準會維持高利率或推遲降息,這將限制歐洲央行獨立大幅降息的空間,因為過大的利差可能導致歐元走弱,進而推高進口成本,對抗通膨不利。

因此,儘管市場對六月降息抱有期待,但這不代表未來將是一帆風順的寬鬆週期。歐洲央行官員已經強調,未來的政策決定將依賴於數據,不會對六月之後的利率路徑預設立場。 這意味著,每一次利率會議前的經濟數據和央行溝通,都將成為影響市場預期的關鍵。

決策十字路口

歐美六月可能出現的貨幣政策差異,是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格局的一個縮影。歐洲央行在通膨趨緩、經濟壓力顯現的背景下,傾向於先行一步放鬆政策,為經濟提供支撐。而美國聯準會則因通膨的頑固性,保持了相對謹慎的立場。

歐洲股市在中段的上揚,反映了市場對歐洲央行寬鬆信號的積極響應。資金總是流向預期將受益的領域,而降息無疑為股市注入了活力。

然而,投資者不能忽視前路的風險。通膨的不可預測性、地緣政治的緊張、以及大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都可能隨時改變貨幣政策的軌跡。歐美央行之間的政策分化,既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也可能增加市場的波動性。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刻,緊密關注最新的經濟數據、理解中央銀行的政策思路、並審慎評估潛在風險,是穿越這片貨幣政策迷霧的唯一途徑。市場的潮水將流向何方?答案藏在不斷變動的數據和央行的每一次發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