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熱劇《難哄》香港經典取景地大揭秘」
近年內地影視作品頻繁來港取景,形成一股「潮拍香港」的熱潮。其中改編自晉江文學城同名小說的都市愛情劇《難哄》,不僅因白敬亭與章若楠的化學反應引發追劇熱潮,更因大量香港實景拍攝成為兩地觀眾的打卡指南。本文將深入剖析劇中12個經典本港場景,帶您走進溫以凡與桑延跨越九年的雙向暗戀故事空間。
茶餐廳文化再現市井風情
劇中溫以凡(章若楠飾)離家出走後打工謀生的茶餐廳,真實取景於深水埗老字號「新香園」。該店招牌蛋牛治烘底與馳名絲襪奶茶多次出現在女主角工作鏡頭中[1]。值得留意的是,製作團隊特意保留店內1970年代綠色瓷磚牆與摺疊式鐵閘門等懷舊元素,透過鏡頭語言展現香港獨有的市井生活感。此類場景選擇反映近年陸劇偏好以在地化細節增強敘事真實性,例如《三十而已》曾在中環都爹利街煤氣燈下拍攝關鍵轉折戲碼。
地鐵站名成記憶錨點
細心觀眾會發現溫以凡穿梭香港時刻意拍攝13個地鐵站名牌[4],包括堅尼地城、旺角東等特色站名。這種設計巧妙呼應原著小說中「城市印記」的主題——每個站名代表主角重建生活的軌跡點。實際取景時攝製組特別選用廣角鏡頭捕捉月台幾何結構,例如鰂魚涌站的弧形穹頂在光影交錯間營造出時空隧道般的視覺隱喻。此手法延續了《春嬌救志明》利用港鐵車廂推進敘事的本土影像傳統。
藝術區活化工業遺存
牛棚藝術村作為桑延(白敬亭飾)尋找溫以凡的重要場景[4],其紅磚煙囪與鋼架結構形成強烈工業美學對比。這座位於土瓜灣的前屠房建築群經活化後成為文創基地,《難哄》在此拍攝男女主角雨夜重逢戲份時,特意調度手持攝影機跟拍長鏡頭,利用狹窄巷道強化角色情感張力。類似案例可見於《變形金剛4》取景鰂魚涌海山樓,《難哄》的不同在於更注重建築歷史紋理與人物心理狀態的互文關係。
—
這場影視文旅聯動現象背後存在深層次文化邏輯:重慶文旅局早前推出同款打卡活動成功引流[3][5],而香港場景則憑藉國際化都市特質提供異質化敘事空間。《難哄》通過雙城取景策略構建出當代青年既嚮往安穩又渴望突破的矛盾心理圖譜——重慶巷弄裡的煙火氣象徵情感歸屬感,維港夜景下的疏離感則隱喻現代人際關係的複雜性。
隨著大灣區影視合作深化,「潮拍香港」已超越單純場地租賃模式。《難哄》攝製期間獲本地電影發展局協調封路拍攝[1],這種產業協作機制為未來合拍片提供範例參考。當觀眾按圖索驥尋找劇中場景時,實質正在參與一場跨越媒介的城市空間再解讀行為——這或許正是影視IP最具生命力的價值所在。[1][3][5]
資料來源:
[5] www.163.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