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大選開跑!李在明獲共同民主黨提名 挑戰尹錫悅
思緒湧動,南韓政壇的風雲變幻,總是牽動著國際目光。共同民主黨再度將總統候選人的重擔託付給李在明,這不僅是一場個人政治生涯的再起,更是當前南韓複雜政治格局下,一觸即發的權力爭奪序曲。這次提名,在尹錫悅總統因戒嚴令遭彈劾下台的特殊時空背景下發生,賦予了它不同尋常的意義與分量。
命運的第二次敲門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在黨內初選中以壓倒性票數確定了李在明作為參加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的候選人。這標誌著李在明繼2022年以極微弱差距失利後,再次向青瓦台發起衝擊。 上一次總統大選的失利,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問題」。如今捲土重來,他強調將致力於打造更團結、更堅固的共同民主黨,目標直指贏得大選、實現政權輪替。
壓倒性的黨內支持
李在明在黨內初選中展現了驚人的整合與動員能力。他以近九成的得票率(89.77%)獲得提名,這一數字創下了南韓1987年民主化以來,民主黨系政黨初選得票率的最高紀錄。 這種壓倒性的勝利,不僅鞏固了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也反映出共同民主黨在當前政局下,急欲團結一致、集中力量爭取重返執政的決心。他在勝選感言中感謝黨內同志,並強調這份壓倒性的支持是對民主、人權、和平與國民幸福的堅定承諾。 他表示,將以更謙卑的姿態推動「國民統合」,視之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
特殊的政治背景:彈劾與補選
這次總統選舉之所以提前舉行,直接緣於現任總統尹錫悅因在去年12月無預警宣布戒嚴而遭到國會彈劾並被憲法法院裁定成立、即刻免職。 這一事件在南韓政壇投下震撼彈,也為李在明的再次參選提供了特殊的契機。在尹錫悅政府因戒嚴風波引發信任危機的背景下,共同民主黨將這次選舉定位為「奪回政權」的機會,而李在明正是他們寄予厚望的領軍人物。 他本人也將尹錫悅試圖戒嚴的行為比作威權時代的濫權,並承諾若當選,將引導南韓走出政治與經濟危機。
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在黨內初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支持,並在近期的民意調查中保持兩位數的領先優勢,李在明的參選之路並非坦途。 他目前仍面臨多項法律訴訟,涵蓋從賄賂到房地產開發醜聞等指控。 雖然上訴法院推翻了早前對他違反選舉法指控的有罪判決,但最高法院仍在審議此案。 這些未決的司法案件,無疑是他競選過程中潛在的負擔,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焦點。此外,如何在尹錫悅遭彈劾後的複雜政治氛圍中,真正實現他所強調的「國民統合」,凝聚不同黨派和社會階層的力量,也是他面臨的重大挑戰。
然而,尹錫悅的彈劾下台,也為李在明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機遇。在野黨將尹錫悅的短暫戒嚴視為對民主制度的威脅,這使得李在明能夠將自己定位為民主價值的捍衛者,號召國民團結起來,防止國家進一步倒退。 他強調,沒有時間糾纏於意識形態或派系鬥爭,必須向前看,開啟民族幸福的時代。
展望未來
南韓第21屆總統選舉將於6月3日舉行。 距離投票日還有一個多月,選情勢必激烈。李在明獲得共同民主黨的正式提名,只是這場選戰的第一步。接下來,他需要有效地應對法律爭議,提出能夠回應國民關切的政策願景,並爭取更廣泛的支持。他提出的加強國防能力、將南韓打造成高科技產業領導者、文化強國以及模範民主國家的目標,能否打動選民,將是勝負的關鍵。
同時,保守派國民力量黨也將在近期確定其總統候選人。 對手的策略、以及尹錫悅彈劾案的後續影響,都將對選情產生重要影響。這場選舉不僅是李在明的個人政治決戰,更是南韓在經歷政治動盪後,選擇何種未來走向的關鍵時刻。李在明能否藉由此次機會,扭轉三年前的敗局,成功入主青瓦台,南韓乃至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