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推動香港人才新政策 提升吸引力與競爭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自由貿易樞紐,人才競爭力始終是維持經濟活力的核心要素。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期在工聯會「五‧一」國際勞動節酒會明確指出,政府將透過改善勞工權益、優化法例框架及推動產業升級三大方向,全面提升本地人才吸引力與全球競爭力。此舉不僅回應勞動市場結構性挑戰,更為香港在國際經貿變局中強化優勢地位提供戰略支撐。

勞工權益改革:構建友善就業環境

政府本月向立法會提交兩項關鍵勞工法例修訂草案:其一是調整《僱傭條例》中「連續性合約」的定義門檻,使更多從事短工時的僱員能享有法定福利;其二是修訂《職工會條例》,在國家安全框架下促進職工會健康發展。此類改革直接降低非全職勞動者的制度性壁壘,例如兼職員工將可依法取得疾病津貼與年假等保障,實質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李家超強調此舉旨在「讓勞工在更好環境下盡展所長」,反映政策思維從單純經濟效率轉向兼顧社會包容性。

具體來說,調整《僱傭條例》中的「連續性合約」定義門檻,意味著更多短工時僱員將能夠享有法定福利,這對於那些從事兼職或零工的勞動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步。這些勞動者往往面臨著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和缺乏社會保障的問題,此次改革將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修訂《職工會條例》則旨在促進職工會的健康發展,這對於保障勞工的權益和促進勞資雙方的和諧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李家超在酒會上強調,這些改革措施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勞工的福利,更是為了讓香港的勞動市場更加公平和透明。他指出,只有在一個公平和透明的勞動市場中,勞工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些改革措施將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來香港工作和生活。

人才培育機制:連結國家發展戰略

面對全球科技競賽加劇,李家超提出需「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並吸引高端人才」,具體措施包括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產學研合作、擴充創科基金規模及優化專才引進計劃。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去年於《世界人才排名》重返全球前十,其中「人才準備度」指標表現突出,顯示本地高等教育體系與職業培訓網絡具備國際認可度。政府計劃透過「行業模範之星」評選等活動強化正面激勵機制,結合再培訓局課程升級,形成從基礎技能到尖端領域的完整培育鏈。

李家超指出,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培訓網絡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認可度,這為香港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政府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並通過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此外,政府還將擴充創科基金規模,並優化專才引進計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來香港工作和生活。

在人才培育方面,政府計劃透過「行業模範之星」評選等活動,強化正面激勵機制,鼓勵更多企業和個人參與到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來。同時,政府還將結合再培訓局課程升級,形成從基礎技能到尖端領域的完整培育鏈,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產業協同升級:鞏固多元經濟生態

針對美國關稅政策等外部挑戰,特區政府提出七項應對策略中特別強調「開展高增值創新經濟模式」與「吸引外資分散地區風險」。這要求勞動市場同步轉型——例如金融科技、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需大量跨學科專才。李家超指出香港勞動力具備「專業拼搏、靈活應變」特質,未來將透過稅務優惠及產業園區建設引導人力資源向知識密集型行業流動。同時,「講好香港故事」成為政策亮點之一,透過系統性輸出本地成功案例提升國際形象。

李家超強調,香港的勞動力具有「專業拼搏、靈活應變」的特質,這為香港應對外部挑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政府將通過稅務優惠和產業園區建設,引導人力資源向知識密集型行業流動,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此外,政府還將通過「講好香港故事」,系統性輸出本地成功案例,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吸引更多外資和人才來香港投資和工作。

在產業協同升級方面,政府將特別關注金融科技和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這些領域需要大量跨學科專才,政府將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此外,政府還將加強與內地和國際的合作,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波動背景下,「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仍是香港最大競爭籌碼。正如行政長官所言:「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並深化區域合作是應對變局的雙引擎。」隨著北部都會區開發提速及跨境數據流通試點推進,預期人力資本的跨界整合將進一步釋放增長潛能。未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市場自由度與社會公平性——這既是提升市民獲得感的必由之路,亦是維持長期競爭力的深層次課題。

李家超指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地緣政治波動的背景下,「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仍是香港最大的競爭籌碼。政府將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深化區域合作,推動北部都會區開發和跨境數據流通試點,釋放人力資本的跨界整合潛能。未來,香港將面臨如何平衡市場自由度與社會公平性的挑戰,這既是提升市民獲得感的必由之路,也是維持長期競爭力的深層次課題。政府將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市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資料來源:

[1] news.rthk.hk

[2] gbcode.rthk.hk

[3] www.info.gov.hk

[4] www2.hkej.com

[5] www.sznew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