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引爆!日股4連漲、台股重返2萬點大關
股市的潮起潮落,是全球經濟脈動的生動寫照。當聚光燈打在國際財經舞台上,日本股市連袂上揚與台灣股市重返兩萬點的新聞,無疑是近期引人矚目的焦點。這不僅僅是兩個市場指數的數字變化,更是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局勢下,資金流動、產業動態與投資情緒交織而成的縮影。深入探究這些表象背後的驅動力與潛在影響,才能更清晰地描繪出當前國際金融版圖的真實面貌。
旭日再昇:日股四連升的動力解析
日本股市,曾歷經「失落的三十年」,近年卻展現令人驚豔的活力。日經平均指數在高收134點後,已寫下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的紀錄。這一波漲勢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匯聚的結果。
首先,全球風險偏好的提升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及科技股持續走強抱持樂觀態度時,全球資金的風險容忍度隨之提高,有利於股市表現。日股與美股,特別是標普500指數,長期以來展現高度相關性,顯示全球風險情緒的共振效應。當美股在科技巨頭引領下出現反彈時,也為日股帶來了上行動能。
其次,日圓匯率的貶值對日本出口企業構成利多。由於日本上市公司中製造業佔比高,且多以出口為導向,日圓走貶直接提升了這些企業的海外營收換算回日圓後的價值,進而改善盈利表現,為股價提供支撐。雖然市場曾預期日本銀行可能解除負利率政策,但此預期降溫,加上日圓再度對美元貶值,使得出口企業的業績迎來順風。
再者,日本企業自身結構性改革的進展也不容忽視。近年來,在日本政府的倡導下,企業治理改革持續深化,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提高資本效率並將報酬回饋股東,例如增加股利發放和實施庫藏股。雖然日本企業的股價淨值比普遍低於歐美同業,顯示部分股票可能被低估,但企業改善體質的努力正在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此外,全球資金流向也是推升日股的重要因素。外資在日本股市交易量中佔比很高。當國際投資者基於「全球比較」的邏輯,發現日股相對於其他市場具有估值上的吸引力或經濟前景的相對優勢時,便會增加對日股的配置,形成資金流入,進一步推升股價。近期一些事件,例如美國對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的投資計劃,也提振了市場情緒。即使面臨關稅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仍認為日本企業盈利表現並不差,只要不確定性消除,日股仍有上漲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日股的上漲也可能受到特定板塊的強勢表現帶動,例如科技股。與美國科技股的連動性,使得日本相關科技企業如軟銀集團、Advantest等股價上漲,為日經指數提供了主要推動力。
龍躍雲霄:台股重返兩萬點的多元支撐
台灣加權指數重返兩萬點大關,收盤報20034點,上漲161點。這一成就同樣是多股力量匯聚的結果。兩萬點對台股而言,不僅是一個整數關卡,更代表市場信心與基本面的體現。早在這一波突破之前,市場就已觀察到多種動能正在積聚,有望推升台股向上攻堅。
首先,電子股的強勢回歸是關鍵因素。電子股是台股指數表現的主導力量,當美股與台股的電子股雙雙回到領漲格局時,對台股多頭表現十分有利。特別是人工智慧(AI)相關概念股,其零組件股指數領漲電子股。上週電子股成交比重回到七成以上,顯示資金正回流電子權值股。台積電作為台灣科技產業的龍頭,其股價表現對加權指數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受惠於美股科技股的反彈以及自身基本面利多(例如財報亮眼),台積電及其他重量級科技股如鴻海、聯發科等吸引了三大法人的回補買盤,強力推升台股指數。
其次,「520行情」的預期也為市場增添樂觀氣氛。在台灣新總統就職前夕,市場普遍預期政府相關資金可能偏向多方操作。此外,國安基金的持續護盤也為投資人提供了信心,有助於吸引資金回流。
第三,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預期也影響著台股。雖然Fed主席曾表示不急於降息,但部分官員釋出較樂觀的降息訊息,加上Fed放緩縮表速度,市場解讀為小幅度寬鬆,這有利於資金動能,對股市構成支撐。
第四,籌碼面的改善也對台股反彈構成助力。在先前市場下跌過程中,融資餘額大幅減少,散戶退場,籌碼變得相對乾淨,這有助於指數的反彈力道。法人買盤的回流,尤其是在科技權值股上的積極操作,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
此外,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表現普遍優於預期,加上輝達供應鏈第二季預計將大舉出貨,以及多檔重量級台股ETF即將進行成分股調整等因素,都為台股短期走勢提供了有利條件。儘管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不時的干擾,但近期美中關稅緊張情勢的暫時緩解,以及川普對關稅態度軟化的消息,也為亞太股市帶來了正向氛圍,包括台股。
聯動與挑戰:國際金融市場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日股與台股的同步上漲,凸顯了國際金融市場高度的連動性。全球風險偏好、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走向、以及重要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的表現,都能透過資金流動與市場情緒傳導至不同市場。美國科技股的反彈,不僅帶動了美股四大指數連續收紅,也激勵了台灣和日本的相關科技股板塊。
然而,在這些向好的趨勢背後,潛在的挑戰依然存在。國際貿易摩擦,特別是與美國關稅政策相關的不確定性,仍可能隨時引發市場波動。經濟衰退的疑慮也並未完全消除,若經濟數據惡化或市場情緒轉為悲觀,可能導致風險資產遭到拋售。此外,各國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路徑,雖然目前朝向可能降息的方向發展,但也可能受到通膨或其他因素影響而調整,進而影響市場的資金面。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市場樂觀情緒升溫之際,仍需保持警惕。短線急漲可能伴隨修正風險,謹慎操作、避免過度追高是必要的。同時,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情勢的變化,特別是貿易政策和主要經濟體的數據表現,對於判斷市場後續走勢至關重要。長期來看,基本面穩健、具有持續競爭力的企業,無論市場短期如何波動,仍是值得關注的標的。
結語:潮頭之上,審慎前行
日股的四連升與台股重返兩萬點,是近期國際財經領域中的亮點,它們不僅是數字上的突破,更是全球經濟多重力量角力的結果。從日圓貶值對出口的助益,到日本企業治理的改善,再到全球科技股熱潮的延續,以及台灣電子產業的強勁表現和籌碼面的優化,這些因素共同編織了這一波市場的上漲動能。然而,面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特別是潛在的貿易摩擦和經濟下行風險,市場仍充滿不確定性。投資者在享受漲勢帶來的喜悅時,也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審慎評估風險,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靈活調整策略。在潮頭之上,保持警惕與理性,方能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