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改變未來的關鍵科技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將採取行動以減輕汽車關稅對行業的衝擊。以下是相關的詳細分析:

減輕關稅影響的具體措施

  • 防止關稅疊加:特朗普政府計劃防止對外國生產汽車徵收的關稅,與已徵收的其他關稅(如鋼鐵和鋁關稅)疊加。這意味著,汽車製造商支付汽車進口關稅後,將不會再被徵收其他額外關稅。
  • 降低外國零件關稅:政府將降低對在美國製造汽車時使用的外國零件徵收的部分關稅。具體而言,汽車製造商在第一年可獲得相當於美國產汽車價值3.75%的關稅補償,第二年補償金額降至汽車價值的2.75%,然後逐步取消。
  • 追溯效力:這些措施將具有追溯效力,意味著汽車製造商可以就已支付的關稅獲得補償。

政策背景與目的

  • 生效時間:對外國製造的整車徵收25%的關稅已於本月初生效。
  • 目的:這些措施旨在給汽車製造商提供時間,將零部件供應鏈遷回美國,並可能在短期內對汽車製造商構成重大提振。

各方反應與影響

  • 業界擔憂:美國國內普遍對加徵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關稅的政策持批評態度。有專家指出,北美汽車產業鏈高度一體化,零部件多次跨境運輸,徵收關稅將不斷累計,且將汽車產業鏈轉移回美國國內成本高昂,最終會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
  • 消費者影響:有顧問公司表示,加徵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每輛新車價格上漲4000至12500美元。
  • 汽車製造商反應: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正在緊急遊說政府豁免一部分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稱關稅將導致製造成本增加數十億美元,從而導致利潤降低和裁員。
  • 國際反應:美國加徵關稅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強烈反響。德國總理朔爾茨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提出明確批評,歐洲工業界人士也紛紛表達擔憂,認為這將衝擊全球供應鏈,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對美國汽車產業的潛在影響

  • 推升汽車價格: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新車價格平均上漲,從而抑制消費需求,消費者可能被迫延後購車或轉向二手車市場。
  • 產業鏈空心化:長期來看,關稅可能損害而非幫助美國汽車業,並加速產業鏈空心化。
  • 工薪階層受衝擊:由於售價低於3萬美元的新車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關稅將直接衝擊工薪階層,迫使車企放棄生產低價車,進一步擠壓工薪階層的購車選擇。

特朗普政府的考量

  • 貿易政策目標: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獎勵在國內生產的公司,同時為承諾在美國投資並擴大國內生產的製造商提供機會。
  • 政治考量:預計特朗普將在前往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外參加集會之前宣布這些行動,以紀念他就任總統100天。

特斯拉的反應

  • 撤回指引:由於特朗普關稅的不確定性,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撤回了2025年的指引。
  • 重大影響: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關稅將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製造的迷思

  • 零部件依賴進口:即使是在美國組裝的汽車,也大量使用進口零部件。因此,即使購買美國汽車,也難以完全避免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
  • 各公司依賴程度不同:汽車公司對進口零部件的依賴程度各不相同。例如,特斯拉Model Y的零部件價值有70%在美國或加拿大製造,而福特F-150的零部件價值有45%在美國或加拿大製造。

總結

特朗普政府計劃通過減輕汽車關稅的影響,來緩解對汽車行業的衝擊。這些措施包括防止關稅疊加、降低外國零件關稅以及提供追溯性補償。然而,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以及對消費者、汽車製造商和全球貿易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