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改變未來的關鍵科技

以下為標題「彭博︰美股海外投資者尋求匯率對沖 大摩稱看淡美元客戶日增」之詳細分析與專業報告:

美股海外投資者對沖匯率風險

多年來,倫敦、巴黎和東京的投資者們奉行著一個盈利策略:買入美元,投資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美國股市的回報率不僅遠高於其本土市場,而且美元的穩定升值也放大了收益。然而,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全球貿易戰後,這種交易模式迅速崩塌,並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以來下跌了6%,而對於以歐元和日圓計算回報的投資者來說,跌幅更是高達14%。交易策略的迅速瓦解,加上美國政府言辭的變化無常,使得原本期望美國作為最終避風港和高額回報創造者的投資者感到不安。

雙重打擊與市場風險

Natixis Wealth Management駐巴黎的首席投資官Benoit Peloille表示:「這是雙重打擊,你同時在股票和匯率中蒙受損失。」即使特朗普在貿易戰上有所讓步,過去一個月的混亂局面也暴露了將大量資金投入美元所帶來的風險。

許多外國投資者開始在其美國股票投資組合中增加外匯對沖。截至去年12月底,這些投資組合的規模約為18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股票總規模的近五分之一。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均表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購買對沖美元下跌的產品。在巴黎的Group Richelieu,Alexandre Hezez表示,他的基金現在的對沖已經達到了允許的最高水平,因為「一切都已經被顛覆了」。

外資對美股匯率對沖比例

Hezez此前認為對沖匯率風險的意義不大,他認為如果美國股市因全球恐慌而遭到拋售,美元可能會因避險需求而走強,從而抵消這些損失。道富集團的託管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在美股中的總體匯率對沖比例為23%,遠低於2020年接近50%的水平。美國銀行的策略師估計,如果投資者恢復到疫情前的對沖水平,可能需要額外覆蓋5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海外風險敞口。摩根大通私人銀行的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am Zief表示,客戶就此問題尋求建議的請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大摩看淡美元與客戶趨勢

摩根士丹利(大摩)近期的一系列舉動顯示出其對美元前景的謹慎態度。大摩不僅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客戶購買對沖美元下跌的產品,還下調了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並預測聯準會可能提前降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美國政府採取的積極關稅政策導致進口成本上升,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壓力,還推升了物價,形成了更大的通貨膨脹壓力,間接拖累了經濟增長。此外,美國勞動市場持續緊張,缺工問題推動薪資大幅上漲,使企業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抑制了投資意願,進一步降低了經濟增長的動能。

大摩下調GDP預期與聯準會降息預測

摩根士丹利最新將美國2025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率預測從原來的1.9%下調至1.5%;2026年的經濟增長率也從原來的1.3%降至1.2%,整體經濟展望更趨保守。大摩認為,美國聯準會(Fed)最有可能在2025年6月降息25個基點,且在2026年可能再進行兩次降息,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其他主要機構也紛紛調降美國經濟增長預測。高盛(Goldman Sachs)將2025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預測從原先的2.2%降至1.7%,並將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的機率調高至20%(原為15%)。花旗銀行(Citigroup)預測聯準會最早可能在2024年12月即進行第一次降息,幅度達25個基點,並認為政策利率將逐步降至3.00%~3.25%的區間。

對投資者的影響與應對

大摩此舉反映出市場逐漸看淡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並逐步提高聯準會貨幣政策轉寬鬆的預期。這對投資者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首先,經濟增長趨緩將增加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宜做好風險管理,考量增加防禦型資產的配置。其次,若聯準會提前降息,將利好債市,特別是中長期債券,投資人可提前布局。此外,美元走勢可能轉弱。

黃金的避險作用

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再次提升。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觸發資金流入黃金等非美元避險資產。儘管特朗普已「轉口風」,各大行仍繼續調高金價目標。新加坡銀行看淡美元,調高金價目標至3900美元。摩根大通也看好金價前景,預期今年第四季可測試3675美元,明年第二季上破4000美元,到明年第四季更可能測試4250美元。

總結與展望

總體而言,美股海外投資者尋求匯率對沖,以及大摩看淡美元的趨勢,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和對美元走勢的謹慎。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調整資產配置,並尋求專業機構的建議,以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把握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