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改變未來的關鍵技術

以「天鵝」為靈感的電動渡輪抵港

香港的電動渡輪發展再邁進一步,第二艘電動渡輪「香港水上的士28」已於今日(2025年4月29日)抵港,準備在香港水域進行測試。這艘渡輪以優雅的「天鵝」為設計靈感,並在船身外側裝設了LED燈帶,勢必為維多利亞港增添一抹亮麗的風景。

「香港水上的士28」:設計與特色

「香港水上的士28」由富裕小輪營運,外觀設計獨具匠心,以高貴的天鵝為靈感,象徵著優雅和自由。船身線條流暢,配合LED燈帶,在夜間航行時光彩奪目,相信能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的目光。

電動渡輪先導計劃

為了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和減少碳排放,香港政府積極推動電動渡輪的發展。這項計劃旨在評估電動渡輪在香港水域的營運效能和可行性,為未來更廣泛地採用電動渡輪提供參考。

香港電動渡輪的環保效益

與傳統柴油渡輪相比,電動渡輪具有顯著的環保優勢。電動渡輪在運行過程中不會排放廢氣,有助於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維港兩岸的空氣品質。此外,電動渡輪的噪音也較低,可以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干擾。

首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

在「香港水上的士28」之前,香港已引入首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並已投入服務。「新明珠39」以「海豚」為設計主題,同樣採用環保的碳纖維物料建造,比傳統渡輪輕70%,有效減少能源消耗。

電動渡輪的乘客體驗

乘坐電動渡輪不僅環保,也能提供更舒適的乘客體驗。「新明珠39」的乘客表示,電動渡輪行駛時更加平穩和寧靜,沒有傳統渡輪的柴油氣味。船上還設有洗手間、行李架、單車架和充電裝置等設施,為乘客提供便利。

電動渡輪的充電與續航

為了確保電動渡輪的正常運作,相關的充電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完善中。「新明珠39」配備高效能磷酸鐵鋰電池,只需充電8至10小時,即可滿足一整天的航行需求。此外,渡輪的甲板還裝設了太陽能板,為船上的照明提供額外電力。

香港電動渡輪的未來展望

隨著「香港水上的士28」的加入,香港的電動渡輪發展將進入新的階段。政府計劃在未來繼續擴大電動渡輪的規模,並逐步淘汰傳統柴油渡輪,以實現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水上交通。

電動渡輪面對的挑戰

儘管電動渡輪具有諸多優勢,但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電動渡輪的初期建造成本較高,充電設施的建設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此外,電動渡輪的續航能力和航速也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

政府的政策支持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香港政府提供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政府不僅全額資助渡輪營辦商建造電動渡輪,還提供營運、保養和維修方面的資助。此外,政府還積極推動充電設施的建設,為電動渡輪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市民的期望

香港市民對電動渡輪的發展寄予厚望。許多市民表示,支持政府推動電動渡輪,希望能夠早日享受到更環保、更舒適的水上交通服務。同時,市民也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電動渡輪的認識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