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大選執政黨勝 卡尼:美加關係新篇章

加拿大執政黨勝出大選,卡尼:與美國舊有關係結束

新章啟程:加拿大在大選後的回望與前瞻

加拿大政壇迎來了新的篇章。總理卡尼領導的執政自由黨在聯邦眾議院選舉中成功勝出,保住了執政地位,準備組建新一屆政府,而主要競爭對手在野保守黨黨魁博勵治也已承認落敗。 這場選舉不僅決定了加拿大的內政走向,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拿大民眾對於國家未來,特別是與其南方鄰國美國關係的態度與期待。

選舉結果顯示,在343個選區中,自由黨贏得或領先的席位超過150個。 儘管距離組建多數黨政府所需的172個席位尚有距離, 但自由黨的勝利已成定局。 這次選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動和言論影響,被許多分析視為加拿大選民針對哪位候選人更能有效應對特朗普所作出的決定。 卡尼的國際金融背景,特別是在處理全球經濟危機方面的實績,被認為是其應對當前經濟變局的關鍵優勢。

風暴下的宣言:卡尼對美關係的新定義

在勝選宣言中,卡尼強調將帶領加拿大變得更強大,並直言加拿大與美國之間舊有的一體化關係已經結束。 他形容美國近期的舉措是「背信棄義」,但也表示加拿大國民已經從震驚中走出,現在必須自力更生、相互扶持。 卡尼在渥太華向支持者發表勝利演說時,形容美國是「有時充滿敵意的」鄰居,並直接回應了特朗普關於吞併加拿大的威脅。 他強調,美國想要加拿大的土地、資源和水,這些不是空穴來風的威脅,特朗普正試圖擊垮加拿大,以便美國能夠擁有它,但他斷言這永遠不會發生。 卡尼明確表示,「我們與美國基於持續加深整合的舊有關係結束了」。 他表示,雖然對美國的背叛感到震驚,但永遠不應該忘記這個教訓。

卡尼指出,他計劃與特朗普會面,討論「兩個主權國家未來經濟和戰略關係」,並且這次會面將基於加拿大有許多其他選擇來為所有加拿大人創造繁榮的認知。 他在演講結束時表示,加拿大正在支持那些處於特朗普總統砲火下的朋友和鄰居,並將贏得這場貿易戰,建立七國集團中最強大的經濟體。

美國的挑釁與加拿大的回應

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鋼鋁徵收關稅,並多次提及將加拿大併入美國成為第51個州的言論,引發了加拿大國內強烈的反彈。 儘管特朗普曾試圖淡化其言論,聲稱並非「惡意」開玩笑, 但其關於加拿大如果不能在不以不公平貿易對待美國的情況下生存,就應該成為一個州的說法,以及其國務卿的呼應,都顯示出美國政府對加拿大主權的輕視。 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如果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將可以享有稅收減半、軍事力量提升等好處,並聲稱美國每年花費數千億美元補貼加拿大,除非加拿大成為一個州,否則這沒有意義。

面對美國的壓力,加拿大各界,包括在野黨領袖,都展現了堅定的立場。保守黨領袖博勵治曾直接呼籲特朗普不要干涉加拿大選舉,並強調只有加拿大人才能決定加拿大的未來。 他表示,加拿大將永遠是驕傲、主權和獨立的國家,永遠不會成為第51個州。 博勵治承諾,如果當選,將加強省際貿易和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以便加拿大能夠自力更生,並從實力地位出發對抗美國。

即使在卡尼與特朗普進行通話,特朗普表示「事情會對加拿大和美國來說都進展順利」之後, 特朗普仍然表示會「絕對貫徹」對加拿大的關稅承諾。 卡尼當時也明確表示,他已告知特朗普,加拿大仍計劃在美國公布「對等關稅」後實施報復性關稅。

新的起點:加拿大尋求多元化夥伴關係

面對與美國關係的緊張,加拿大開始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發展更緊密的關係。 卡尼曾表示,在與特朗普政府緊張關係持續之際,他計劃與歐洲盟友會面。 他與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統會面,尋求這兩個加拿大最老盟友的支持。 卡尼強調加拿大與美國是不同的,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他希望法國和整個歐洲能夠熱情地與加拿大合作,這個「最歐洲化的非歐洲國家」。 儘管如此,他也發誓要「維持與美國最積極的關係」。

加拿大政府在應對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時,也在評估購買美國製造的F-35戰鬥機的計劃,並考慮在加拿大增加生產的可能性。 這些舉措都顯示出加拿大在尋求經濟和戰略上的多元化,以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勝選,以及他對美關係的強硬表態,標誌著加拿大外交政策的一個轉折點。 在面對一個「有時充滿敵意」的鄰居時,加拿大選擇了更加獨立自主的道路。 卡尼的勝選宣言不僅是對美國近期舉措的回應,更是對加拿大國民發出的團結自強的號召。

未來,加拿大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的同時,需要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尋找平衡。 與美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維持穩定的關係仍然至關重要,但同時,開拓新的貿易夥伴和戰略盟友,提升自身的經濟韌性,將是加拿大政府的重要課題。 這次選舉結果以及卡尼的聲明,為加拿大與美國關係的未來走向,以及加拿大在國際舞台上的定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開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