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測:關稅風暴後市場趨穩

金融市場的潮汐與關稅的風暴:高盛預見的平靜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籠罩在一片關稅變動所引發的不確定性之中,彷彿置身於一場難以預料的風暴。然而,在這波瀾起伏的局面下,金融巨擘高盛卻提出了相對樂觀的預期,認為在經歷關稅的混亂之後,市場將逐漸趨於平靜。這項預測無疑為焦慮的投資者帶來了一絲希望,但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平靜」將如何到來,以及這份平靜是否能持續的深入探討。

風暴眼中的市場:關稅的衝擊波

關稅,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卻在全球經濟中掀起了陣陣波瀾。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及其他貿易夥伴的舉措,不僅直接影響了進出口貿易,更在金融市場上引發了連鎖反應。高盛的報告顯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已針對19個貿易夥伴徵求意見,這些國家佔美國進口額的91%,其中15個對美貿易呈現順差,比例高達87%。這意味著關稅的潛在影響範圍極廣,可能觸及多個產業和國家。

市場對於關稅的反應是直接而敏感的。股票市場首當其衝,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往往導致股市下跌,因為投資者擔憂這將損害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前景。例如,高盛的策略師估計,美國關稅稅率每提高5個百分點,標普500指數的每股盈利將下降約1-2%。如果考慮到金融條件收緊或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和消費者行為的更大影響,這一降幅可能進一步擴大。債券市場也未能倖免,關稅引發的經濟放緩擔憂可能導致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同時,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和日圓等則受到青睞,價格上漲。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柯斯汀指出,關稅公布後,市場可能需要繫緊安全帶。儘管一些分析師期待政策明朗後市場會鬆一口氣,但更多人認為不確定性還未結束。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美洲首席市場策略師桑托斯也表示,僅僅宣布一個框架不足以帶來反彈,市場需要更明確的細節,例如關稅實施的時間、針對的國家和具體的稅率。

高盛的預言:為何市場會平靜下來?

在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看來,儘管關稅帶來了短暫的市場動盪和企業併購活動減少,但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他相信,當企業重新適應關稅變化並進行調整後,市場的資本活動,包括併購和新股發行,將會回歸穩定水平。人們總是需要交易和集資,只是需要調整預期。

高盛預期市場將平靜下來的邏輯,可能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政策明朗化後的適應: 關稅初期引發市場恐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一旦具體的關稅措施落地,企業和市場有了明確的規則,就可以根據新的環境進行調整和規劃。這種適應過程有助於減少市場的無謂波動。
  • 市場本身的韌性: 金融市場具有一定的韌性,能夠消化和適應外部衝擊。雖然關稅帶來挑戰,但市場參與者會尋找新的平衡點,例如調整供應鏈、尋找新的市場或產品。
  • 企業對成本的控制: 在政策不明朗時期,企業管理層的首要任務是控制成本,這可能導致更多裁員。然而,一旦情況趨於穩定,企業會重新評估和規劃,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 對談判和政策調整的期待: 雖然關稅戰激烈,但各方也可能尋求談判和妥協,以減輕負面影響。這種對政策可能調整的期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市場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也曾因應關稅的變化調整其經濟預測。例如,在川普宣布關稅「暫停」後,高盛曾撤回其衰退預測,但在新的關稅措施宣布後,又重新調整了預期。這表明高盛的預測是動態的,會隨著政策變化而修正。

平靜的代價:潛在的挑戰與風險

高盛預見的「平靜」並非毫無波瀾的絕對靜止,而是相對於之前的混亂狀態而言。即便市場趨於平靜,仍然存在一些潛在的挑戰和風險需要關注:

  • 經濟增長的壓力: 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投資和經濟增長不利。關稅可能導致企業投資意願下降,影響整體經濟活力。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曾預計,關稅上升可能導致美國GDP增長率下降,並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
  • 通膨的上行壓力: 關稅提高了進口商品的成本,這可能轉嫁給消費者,導致通膨壓力上升。
  • 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關稅可能導致企業調整生產和供應鏈,進而影響就業。高盛曾估計,關稅可能直接導致美國5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 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塑: 關稅戰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塑,企業會重新考慮生產基地的佈局,這對某些國家和產業會帶來結構性影響。
  • 其他不確定因素: 除了關稅,全球經濟還面臨其他不確定因素,例如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壓力、貨幣政策走向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市場的穩定性。

此外,高盛的預測也可能存在偏差。一些分析師認為,儘管市場已消化了部分關稅影響,但仍低估了衰退的風險,這使得市場容易受到任何衰退跡象的衝擊。

迎接平靜的準備:投資者的應對之道

面對關稅風暴後的潛在平靜期,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首先,保持警惕,繫緊安全帶。 雖然高盛預見平靜,但並不代表風險完全消失。市場仍可能出現波動,尤其是在政策細節公布或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時。投資者應保持謹慎,避免過度樂觀。

其次,深入研究,理解政策影響。 關稅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影響程度不同。投資者應深入研究,了解自己投資組合中的公司如何應對關稅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例如調整供應鏈、產品定價策略等。

第三,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 在不確定時期,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行業和地區,有助於降低單一風險暴露。避險資產如黃金和部分公債在市場動盪時仍具有一定的避險功能。

第四,長期視角,避免短期炒作。 關稅政策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短期內的市場波動不應影響長期的投資策略。著眼於企業的基本面和長遠發展,有助於穿越市場的短期噪音。

最後,關注政策走向,靈活調整策略。 關稅政策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態,並根據情況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結語:風雨後的彩虹?

高盛預計關稅混亂後金融市場將趨於平靜,這為經歷動盪的投資者帶來了一線曙光。這份平靜可能來自於政策明朗後的市場適應,以及市場本身的韌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風暴已經完全過去。關稅對經濟增長、通膨和就業的潛在影響仍然存在,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理性分析,並採取適當的投資策略。正如風雨過後可能出現彩虹一樣,經歷關稅的洗禮後,金融市場或許能找到新的平衡,邁向更為穩定的階段。但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充分的準備,將是投資者應對未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