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大戶套現7.8億 無視Labubu秒殺

潮流玩具巨頭泡泡瑪特(Pop Mart)近期股價在接近200港元的關鍵價位時,遭遇了大股東的減持,涉及金額約7.8億港元。 這筆減持發生在Labubu 3.0系列新品引發全球搶購熱潮,並「秒速售罄」的背景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邊是產品銷售火爆,市場需求旺盛,另一邊卻是大股東選擇在高位套現,這一現象背後究竟藏著哪些訊號?這份報告將深入剖析泡泡瑪特當前的市場表現、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盲盒熱潮下的股價起伏

泡泡瑪特自2020年底登陸港股以來,曾一度被視為「盲盒第一股」和「大牛股」,股價衝上106港元/股的高位,市值接近1500億港元。 然而,好景不常,隨後公司股價經歷了大幅下跌,一度跌至20.85港元/股的歷史新低,市值也大幅縮水超千億港元。 股價的波動反映了市場對泡泡瑪特商業模式、盈利能力及未來發展前景的審視與質疑。

股價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場對泡泡瑪特前期過高的期望值在回歸理性後出現了落差。 其次,年輕人消費能力和收入預期下降,導致非必需品支出減少。 此外,疫情影響下,線下門店和自動售賣機的關停也對業績產生了影響。 儘管泡泡瑪特在2021年營收實現了78.7%的增長,但與2018年和2019年超過200%的增速相比,賺錢效率已明顯放緩。 2022年上半年更是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淨利潤下滑的情況,營收增速降至30%,淨利潤同比下滑近35%。

儘管如此,泡泡瑪特並未停止業務拓展,積極探索潮玩新故事、出海故事和主題公園故事。 公司也多次進行股票回購,試圖提振市場信心,但對股價的拉升作用有限。 回購雖然反映了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和現金流充沛,但股價的長期表現終究要回歸業務基本面。

Labubu的狂熱與大戶的冷靜

在泡泡瑪特股價波動的大背景下,其旗下IP Labubu展現出了驚人的市場號召力。 Labubu 3.0系列新品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瘋狂搶購,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海外門市,都出現了排隊長龍,線上平台更是「秒殺」售罄。 在二手市場,Labubu 3.0的價格被大幅炒高,遠超官方售價。 這股Labubu熱潮甚至吸引了BlackPink成員Lisa和美國女歌手Rihanna等明星的關注,進一步提升了Labubu和泡泡瑪特的國際知名度。 Labubu在2024年更是成為泡泡瑪特最大的增長點,銷售額大幅增長726.6%。 海外市場也迎來爆發式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長逾475%。

然而,就在Labubu 3.0引發搶購、股價接近200港元之際,一位未揭露身分的泡泡瑪特股東卻選擇減持405萬股,套現約7.8億港元。 這次減持的作價較當時的收市價有所折讓。 大股東在高點附近選擇獲利了結,與市場對Labubu熱賣的狂熱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引發了市場的猜測。

大戶減持的可能原因

大股東在高位減持的原因可能有多種解讀。首先,潮玩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市場情緒波動較大,股價的高溢價背後存在較大的波動和不確定性。 大股東可能認為當前股價處於相對高位,選擇部分套現以鎖定利潤,屬於正常的財務操作。 其次,雖然Labubu新品熱賣,但公司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例如國內會員復購率連續下滑、核心使用者佔比下降以及庫存周轉天數較高等問題。 大股東可能對公司長期發展的持續性持謹慎態度,因此選擇減持。 此外,儘管泡泡瑪特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但海外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是公司面臨的重要挑戰。

市場分析與未來展望

儘管面臨挑戰,泡泡瑪特在IP運營和全球化方面展現出潛力。 Labubu的成功證明了公司在IP孵化和運營方面的能力。 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多個國家開設線下門店,並將部分生產轉移至東南亞和墨西哥,以應對關稅風險並支持全球擴張。 國際投行美銀重申泡泡瑪特「買入」評級,並給予200港元的目標價,認為公司受關稅影響有限,且具備定價能力和經濟衰退防禦能力。 美銀認為,消費者在宏觀經濟下行時傾向於購買價格親民的「多巴胺消費」產品,這對泡泡瑪特有利。

泡泡瑪特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其如何應對當前的挑戰。公司需要持續開發新的有吸引力的IP,並維持現有IP的生命週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也至關重要。 此外,如何在產品快速擴張中保持「東方潮玩」的獨特調性,並在消費者心中維持產品的穩定價值,是公司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盲盒模式雖然帶來了高頻消費和二級市場的熱度,但過度的炒作和價格波動也可能導致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重新評估。

總結而言,泡泡瑪特在經歷股價大幅波動後,憑藉Labubu等熱門IP在全球市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同時也面臨著國內市場的挑戰和資本市場的理性審視。 大股東的減持行為,或許是對股價高位的一種反應,但也提醒市場,即使在產品熱賣的背景下,公司的長期發展仍需面對諸多不確定性。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能否持續精彩,將取決於其能否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創新並有效應對各類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