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重返36000關 本月累升1.2%

近期日本股市表現可圈可點,日經225指數重返36000點關卡,本月累計升幅也達到1.2%。這背後牽動著哪些經濟脈絡與市場情緒?這不僅是數字的跳動,更是一連串錯綜複雜因素交織的結果。

經濟暖流:企業盈利與政策助力

日本股市的上漲並非無本之木。觀察近年數據,企業盈利的顯著提升是重要推力。 尤其在過去十年間,日股的上漲主要來自於每股盈餘(EPS)的擴大,其增速甚至超越了同期美股。這得益於日本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約有七成左右的收入來自海外,全球經濟的成長直接回饋到日本企業的獲利表現。此外,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的營業利潤率持續上升,顯示日本企業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進展,相比於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企業更重視確保利潤。

除了企業自身努力,政策層面的推動也功不可沒。東京證券交易所近年來積極推動公司治理改革,要求市淨率低於1的公司尋找提升價值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通過股票回購來增加股東價值。這項改革不僅促使企業更加重視股東回報,也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日本股市。

匯率效應與資金動向:日圓貶值的雙面刃

匯率波動是影響日本股市的關鍵因素之一。 日圓的貶值使得日本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從而提振了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利潤,例如汽車、電子和機械等產業。這也吸引了外國投資者,他們尋求在被低估的日本股市中尋找機會,外資流入進一步推升了日經指數。 儘管日圓貶值可能削弱民眾的購買力,但對於跨國企業和出口導向型企業而言,卻是營收成長的利好因素。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外國機構投資者是日本股市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積極買入時,日股往往會迅速上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來,日本個人投資者雖然長期淨賣出日股,但仍持有大量現金,若能實現「從儲蓄到投資」的轉變,將為日股帶來額外推力。

全球視角下的日本市場:韌性與挑戰並存

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當下,日本作為世界最大的淨債權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淨資產,透過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日本企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這種「投資立國」的模式賦予了日本經濟強大的風險韌性。 當日圓貶值時,海外業務利潤換算回日圓會增加,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然而,日本股市也並非沒有挑戰。全球資金流向的變化,例如部分資金流向其他市場可能產生虹吸效應。 此外,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以及可能不及預期的通脹數據,都可能影響市場對日元的預期,進而降低日本股市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 巨大的政府債務規模也是長期存在的潛在風險,這可能限制日本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審慎樂觀的未來展望

近期日股的上漲,除了上述因素外,也受到特定個股大幅上漲的貢獻,例如軟銀集團受惠於其投資的企業表現強勁。 同時,市場情緒和技術性因素也會在短期內影響股價走勢,例如波動率指數下降可能預示短期不確定性降低。

展望未來,儘管短期內市場可能存在波動,但從中長期來看,日本經濟的溫和增長、持續推進的公司治理改革以及企業強勁的盈利能力,都為日股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些基本面因素的發展,並保持審慎的態度。 日本股市的表現,將持續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