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學會見證大灣區融合發展」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與金融中心,在區域融合中扮演關鍵角色。香港同學會成員的親身經歷,不僅見證了大灣區發展的多元路徑,更折射出「一國兩制」框架下的人才流動與創新實踐。本文將透過個案分析、制度優勢探討及教育協同案例,解構大灣區融合進程中的香港角色。

從南頭古城到深港學堂:個體實踐折射區域聯動

深圳南頭古城的劉曉儀女士是典型案例——這位從內地來港、現於香港都會大學深造的創業者,選擇在歷史文化街區創立新型企業。這種跨地域發展模式體現了大灣區「軟硬聯通」的獨特優勢:既保留傳統文化底蘊,又融入現代商業思維。劉曉儀的創業項目結合了文創設計與科技應用,不僅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也為當地帶來了新的經濟活力。她的成功經驗展示了大灣區內跨地域創新的可能性。

類似案例在大灣區內已成常態,例如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團隊超600家,這些團隊來自不同的背景和領域,通過跨境合作,推動了創新和創業的發展。這些創業者和企業的成功,顯示出人才雙向流動正在重塑區域的產業格局。深圳和香港之間的距離雖然僅有數十公里,但兩地之間的文化和經濟差異卻為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土壤。深圳的科技創新和香港的金融資源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創業生態系統。

深圳南頭古城的歷史文化氛圍為創業者提供了靈感和創作空間,而香港的國際化視野和資源則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台。這種跨境合作模式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也推動了文化交流和人才流動。深港學堂的建立,進一步加強了兩地之間的教育合作,為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培養了更多的專業人才。

制度紅利釋放:香港專業服務的跨境賦能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指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通關是融合核心。以法律服務為例,截至2024年已有37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落地,其中港資機構憑藉普通法體系經驗佔據重要席位。這種制度差異化優勢在金融領域更為凸顯——「跨境理財通」2.0版本實施後,南向通投資額度提升至300萬元人民幣,為香港財富管理業開闢新戰場。

香港的專業服務在大灣區的融合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香港的法律和金融服務具有國際化的優勢,這些優勢在跨境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發揮。例如,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在內地的法律服務市場中佔據了重要位置,這不僅提升了香港的國際地位,也為內地的法律服務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力。

此外,香港的金融服務在大灣區的融合進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豐富的金融資源和國際化的金融市場。這些資源和市場為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例如,香港的財富管理業通過「跨境理財通」2.0版本的實施,進一步擴大了在內地的市場份額,為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香港的專業服務在大灣區的融合進程中,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地位,也為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香港的法律和金融服務在跨境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服務不僅提升了香港的國際競爭力,也為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教育協同創新:HKDSE課程成人才培養新紐帶

廣州耀華國際教育學校將於2025-2026學年開設HKDSE課程,通過「雙師協同」教學模式構建教師共同體。該校校長劉鑫強調:「HKDSE課程將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教育體系的重要橋樑。」此舉呼應了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動的教學資源共享計劃,預示着大灣區教育認證互認機制邁入實質階段。廣州耀華國際教育學校引入HKDSE課程具有標誌性意義,這不僅是教育資源的共享,更是教育理念的交流與融合。該校已建立包括劍橋和牛津校友網絡在內的國際教育資源,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國際視野。

HKDSE課程的引入,將為大灣區的教育體系帶來新的變革。這一課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術水平,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HKDSE課程的引入,將促進大灣區內的教育資源共享和教育理念的交流,這對於大灣區的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HKDSE課程的引入,也將為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大灣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而HKDSE課程的引入,將為大灣區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不僅具有高學術水平,還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這對於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結論與展望

當深圳創業者攜帶港式管理經驗北上、香港專業人士跨境提供高端服務、國際學校推動課程標準銜接時,「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正在形成。未來需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例如擴大「白名單」產業覆蓋面、建立統一的數據流通標準等。這些措施將有助於促進大灣區內的經濟合作和人才流動,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國際競爭力。

正如文匯報報導所揭示的群像故事所示:「融合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共創價值」,這或許正是大灣區戰略最深刻的人文底色。大灣區的融合進程,不僅是經濟和文化的融合,更是人文精神的融合。大灣區的發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這樣才能實現共創價值,推動大灣區的持續發展。

大灣區的融合進程,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迎接這些機遇和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們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價值。

資料來源:

[1] www.wenweipo.com

[2] www.wenweipo.com

[3] www.ourhkfoundation.org.hk

[4] www.hkcd.com.hk

[5] money.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