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大嬰染新冠腸病毒 併發嘶吼症命危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及腸病毒併發嘶吼症的嚴峻挑戰

近期一宗年僅16個月大男童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及腸病毒並併發嘶吼症的嚴重個案,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這名過去健康良好的幼兒,在出現發燒、氣促和哮鳴等症狀後,情況迅速惡化,目前正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此案例不僅凸顯了病毒共同感染對幼兒健康的潛在威脅,也再次提醒我們對兒童呼吸道疾病的警覺性與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雙重夾擊:新冠與腸病毒的共伴風險

新冠病毒和腸病毒都是常見的兒童感染源,但同時感染兩種病毒,尤其是在幼小的身體裡,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腸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需要特別警惕。 新冠病毒雖然在兒童中多為輕症,但嬰幼兒仍是高風險族群,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 此次個案中的男童,未曾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增加了感染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 兩種病毒的共同作用,可能導致呼吸道發炎反應加劇,進而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嘶吼症。

嘶吼症:幼兒呼吸道的隱形殺手

嘶吼症是一種常見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聲帶和氣管腫脹,導致呼吸道變窄,出現典型的「狗吠式」咳嗽聲和吸氣時的喘鳴聲。 幼兒的氣管內徑比成人細,一旦發炎腫脹,氣道更容易阻塞,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此次個案中,嘶吼症的併發無疑加劇了男童病情的危險性。

警訊與應對:家長應提高警覺

此個案再次敲響警鐘,提醒家長密切留意幼兒的健康狀況。當幼兒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時,應特別注意其呼吸情況,如果出現異常的咳嗽聲(如狗吠聲)、呼吸急促或困難、吸氣時有高音調的喘鳴聲,應立即就醫。 此外,精神活力不佳、食慾下降、臉色或嘴唇發紫等都是重症的潛在徵兆,不容忽視。

防疫之道:接種疫苗與勤加防護

面對病毒威脅,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及降低重症風險的有效手段,尤其對於高風險的嬰幼兒來說更為重要。 雖然目前尚無針對所有腸病毒型別的疫苗,但已針對部分高風險型別如腸病毒71型有相關疫苗正在研發或使用。 除了疫苗接種,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環境衛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場所等基本防疫措施,對於預防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同樣重要。

社區疫情:持續監測與應對

近期監測數據顯示,本港社區的新冠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污水監測的新冠病毒含量、檢測陽性率及普通科門診求診比率均有所增加。 變異病毒株XDV的流行率也有上升趨勢,雖然現有疫苗仍能有效預防,但病毒變異的特性提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同時,腸病毒疫情也處於流行期,傳播風險持續存在。 醫療機構應持續監測疫情變化,並及時向公眾發布健康警示與防疫建議。

未來的展望:多重感染的挑戰與醫療應對

此次個案突顯了多重病毒感染對幼兒健康的複雜影響。未來,隨著病毒不斷變異和傳播,我們可能面臨更多類似的多重感染挑戰。這對臨床診斷、治療方案以及公共衛生應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療界需要加強對不同病毒共同感染機制的了解,探索更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同時,公眾也需要提高對病毒感染的認知,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共同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