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連6漲 收盤飆406點
日本股市近期展現強勁上漲動能,日經平均指數連續六個交易日走揚,單日收高406點,再次吸引全球目光。這波漲勢究竟由何而來?是曇花一現,還是新一輪上行的開端?本文將深入剖析當前日本股市的多重驅動因素與潛在挑戰,為讀者描繪一幅更清晰的投資地圖。
穿越失落的三十年:日股為何能重拾光芒?
談到日本股市,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失落的三十年」的景象。然而,近年來,這片沉寂已久的市場正逐漸煥發活力。日經225指數在2023年全年飆升逾28%,進入2024年後更是延續漲勢,甚至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這種戲劇性的轉變並非偶然,背後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
寬鬆貨幣政策的溫床
首先,日本央行長期維持的超寬鬆貨幣政策為股市提供了有利的資金環境。儘管全球主要央行紛紛進入升息週期,日本央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堅持負利率政策。 這種相對寬鬆的資金環境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並鼓勵資金流向風險資產,一定程度上支撐了股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在2024年3月結束負利率政策並首次加息,這項政策轉變對市場的長期影響仍需觀察。
日圓貶值的雙面刃
其次,日圓的持續貶值對日本股市,尤其是出口導向型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提振作用。 疲軟的日圓使得日本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同時也增加了日本企業海外營收換算成日圓後的金額,進而改善了企業的盈利預期。 雖然日圓貶值會削弱日本國內民眾的購買力,但對於那些主要營收來自海外的跨國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企業改革與盈利改善
近年來,日本企業結構性改革的成效逐漸顯現。許多日本企業開始更加重視股東回報,積極進行股票回購,這有助於提升每股盈利,增加股票的吸引力。 在通膨環境下,企業擁有更大的提價空間,可以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提高利潤。 市場普遍提高了對2024年日本企業盈利的預測,這為股市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外部資金的青睞與國內投資的覺醒
外國投資者一直是影響日本股市的重要力量。 隨著日本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預期改善,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開始重新關注日本市場。 雖然2024年外資出現了部分淨賣出,但從歷史配置比重來看,仍有增配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國內資金的入市力度也在加大。2024年日本實施新的個人儲蓄帳戶(NISA)計劃,大幅擴大了年度投資限額並取消免稅期限,極大地鼓勵了日本家庭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為股市注入了新的內資活水。
受益於全球產業趨勢
在全球半導體庫存週期觸底回升的背景下,日本半導體設備出口受益匪淺,也對相關產業鏈的企業盈利構成利好。 此外,有分析認為,日本在AI大趨勢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也是吸引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股上行的潛在阻礙與風險
儘管日股展現強勁的上升勢頭,但潛在的阻礙和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通膨與升息的挑戰
日本能否真正擺脫通縮,實現物價與工資的良性循環,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特別是未來是否會持續升息,將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雖然目前小幅加息尚未對股市造成太大擾動,但若未來升息步伐加快,可能會增加企業借貸成本,影響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進而對股市構成壓力。
日圓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
儘管日圓貶值利好出口企業,但過度貶值可能引發進口成本上升,影響國內消費,並可能促使日本央行採取更激進的緊縮政策。 日美利差的變化也將影響日圓的走勢,進而對股市產生間接影響。
全球經濟與政治風險
全球經濟前景、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都可能對日本股市產生外溢效應。例如,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中美貿易關係的變化等,都可能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採取觀望態度。
外資流動的變數
雖然外資是日股上漲的重要推手,但外資的投資偏好和流動性也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若外資對日股的關注度下降或出現大規模資金撤離,可能對市場構成壓力。
展望未來:日股動能何在?
綜合來看,日本股市的這一波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內部結構性改善的支撐,也受益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盈利預期改善、公司治理改革的推進、國內資金的積極入市以及特定產業(如半導體)的強勁表現,都為日股提供了上行能量。 此外,即將到來的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預計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日本經濟和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投資者仍需警惕潛在的風險,包括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挑戰、日圓匯率波動以及全球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 未來日股能否延續漲勢,關鍵在於日本經濟能否真正進入良性循環,企業盈利增長能否持續,以及能否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
總體而言,日股市場正處於一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時期。深入理解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和潛在風險,將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把握可能出現的投資機遇。這不再是過去那個沉睡的市場,而是正努力尋找新動力的亞洲重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