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揭破旅客藏毒案 太空油毒品驚現
近年香港毒品犯罪呈現新型態趨勢,其中以「太空油毒品」為代表的合成物質濫用問題備受關注。2025年4月,香港海關連續破獲多宗重大案件,包括機場貨運渠道藏毒、跨境郵包夾帶液態依托咪酯,以及未成年學生涉案等典型案例。這些案件不僅反映毒品分銷網絡的複雜化,更凸顯青少年被利用參與製毒販毒的社會隱患。本文將透過最新執法案例與數據分析,探討「太空油毒品」的流通模式、管制政策升級與執法挑戰。
—
新型毒品流通模式剖析
根據2025年4月26日公佈的案件細節,「太空油毒品」主要通過三種渠道滲透:國際空運貨物偽裝(如報稱燈盤夾帶大麻花)、跨境郵件混充日用品(如椰子油瓶藏液態依托咪酯),以及人體攜帶闖關(如馬來西亞航班旅客體內藏海洛英)。值得警惕的是,犯罪集團刻意採用「分段運輸」策略——14歲被捕學生僅負責接收內含200萬港元毒資的郵件[1],顯示分工精細化以降低單一環節風險。
在製毒層面,警方於同年4月10日披露的上水金錢村工場案例更具代表性。該處所查獲的生產線可日均製造2,200粒「太空油」製品[2],每粒支付6港元報酬誘使青少年參與加工。這種將製毒工序拆解為簡單步驟的模式,大幅降低參與門檻並增加偵查難度。
此外,犯罪集團還利用社交媒體和網路平台進行招募和推廣,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這些平台的匿名性和廣泛性使得執法機關難以追蹤和打擊。例如,一些犯罪集團會在網上發布「兼職」廣告,吸引經濟困難的年輕人參與製毒和販毒活動。這些廣告通常以高薪和輕鬆的工作條件為誘餌,吸引未成年人上鉤。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犯罪集團還利用學校和社區中的資源進行招募。例如,一些學校內的幫派組織會利用學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招募學生參與製毒和販毒活動。這些幫派組織通常會提供保護和支持,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不法活動。此外,犯罪集團還會利用社區中的資源,如社區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進行招募和推廣。這些場所通常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犯罪集團可以輕易找到目標。
管制政策升級與執法技術革新
面對依托咪酯濫用激增現象(2023年7宗→2024年195宗[2]),港府於2025年2月14日正式將其納入《危險藥物條例》管制範圍。此舉使相關刑罰從最高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3年[^註],提升至與海洛英同級的終身監禁及500萬港元罰款量級。
同步強化的還有跨部門協作機制:深圳灣管制站的聯合行動成功攔截液態依托咪酯走私[1],反映粵港情報共享效率提升;而黃大仙區分銷中心案中採用的物流追蹤技術[3],則標誌着海關已建立針對網購平台販毒的溯源能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禁毒處推出的專題網頁[4],透過圖文並茂方式加強公眾對新型毒品的辨識能力。
此外,執法機關還加強了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禁毒機構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例如,香港海關與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建立了合作關係,共享情報和技術,打擊跨國毒品走私活動。這些合作使得執法機關能夠更有效地追蹤和打擊毒品犯罪集團,阻止毒品流入香港。
在技術層面,執法機關還採用了更先進的偵查技術,如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這些技術能夠幫助執法機關更快速地識別和追蹤毒品犯罪活動,提高偵查效率。例如,AI技術可以分析社交媒體和網路平台上的信息,識別潛在的毒品犯罪活動。大數據分析則可以幫助執法機關識別毒品犯罪集團的活動模式和運作方式,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打擊策略。
青少年涉毒問題的結構性挑戰
從近期案例可見未成年涉案者比例顯著上升——除14歲收貨少年外,「猛擊行動」更拘捕多名在校生協助製毒[2]。犯罪集團利用青少年法律認知不足、經濟需求迫切等特點,以「兼職賺快錢」話術進行誘騙。更甚者出現校園內師兄招攬學弟妹的模式[2],顯示毒品滲透已觸及教育體系核心領域。
對此警方採取雙軌應對:一方面加強校園驗毒計劃覆蓋率;另一方面針對元朗區娛樂場所實施高密度巡查[2]。法律層面則推動修例加重教唆未成年人涉毒的刑責比例原則,《裁判官指引》明確要求對此類案件適用更高量刑基準。
此外,政府還加強了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宣導工作,提高他們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例如,教育局推出了多項反毒教育計劃,如在學校舉辦反毒講座和工作坊,邀請專家和前毒犯分享經驗,提高學生的警覺性。此外,政府還在社區和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反毒宣導活動,向年輕人普及毒品知識,提高他們的防範意識。
在社會層面,政府還加強了對青少年的支持和幫助,減少他們參與毒品犯罪的動機。例如,政府推出了多項青少年就業和培訓計劃,幫助年輕人找到合法的工作機會,減少他們因經濟困難而參與毒品犯罪的可能性。此外,政府還加強了對青少年家庭的支持,提供心理輔導和家庭支持服務,幫助年輕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毒品。
結論
當前反毒戰役已進入新階段——從傳統攔截轉向源頭打擊資金鏈與招募網絡。「太空油毒品」案件的查獲數量雖呈上升趨勢(三個月內破獲市值逾2,600萬元相關案件),但這恰反映執法機關偵測能力的實質提升。展望未來需持續強化三方面工作:深化區際司法互助瓦解跨境供應鏈、運用AI分析社交媒體招工廣告中的涉罪線索,以及改革國民教育課程嵌入反藥物濫用模組建設防護長城。
首先,深化區際司法互助是打擊跨境毒品犯罪的關鍵。執法機關應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共享情報和技術,打擊跨國毒品犯罪集團。例如,香港海關可以與其他國家的海關和邊境保護機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共享情報和技術,打擊跨國毒品走私活動。
其次,運用AI分析社交媒體招工廣告中的涉罪線索,是提高偵查效率的有效手段。執法機關可以採用AI技術分析社交媒體和網路平台上的信息,識別潛在的毒品犯罪活動。例如,AI技術可以分析社交媒體上的招工廣告,識別其中的涉罪線索,從而提高偵查效率。
最後,改革國民教育課程嵌入反藥物濫用模組,是建設防護長城的重要措施。政府應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宣導工作,提高他們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例如,教育局可以推出多項反毒教育計劃,如在學校舉辦反毒講座和工作坊,邀請專家和前毒犯分享經驗,提高學生的警覺性。
總之,打擊新型毒品犯罪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執法機關應加強國際合作,運用先進技術,提高偵查效率,同時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宣導工作,建設防護長城,共同打擊毒品犯罪,保障社會安寧。
[^註]: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原有規定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hk01.com
[3] www.info.gov.hk
[4] www.nd.gov.hk
[5] www.legc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