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抗議中菲爭島行動
南海上空,權力遊戲的迷霧:越南為何緊盯中菲的一舉一動?
南中國海,這片看似平靜的海域,實則暗潮洶湧。每一波浪濤都可能翻湧出主權爭議的複雜情緒,每一座島礁都可能是引發區域緊張的導火線。近期,越南針對中國與菲律賓在爭議島礁的活動表達強烈抗議,這不僅僅是國家間的外交照會,更是這片戰略要地長年累月權力競逐下的必然反應。為何越南如此緊盯中菲在南沙群島周邊的動作?這背後牽扯著怎樣的歷史淵源、戰略考量與複雜關係?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剖析這場南海多角關係的糾葛。
南海,為何如此重要?
南海,不僅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潛在的石油天然氣儲藏,更是全球重要的航運通道。 每年有巨量的國際貿易貨物通過此地,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圍繞南海諸島的主權爭議,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領土範圍,上升到區域安全與地緣政治層面。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以及中華民國都對南海,特別是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聲索,其中中國、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在部分島礁有實際控制。
歷史的層層疊影:誰是南海的真正主人?
南海的主權爭議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中國聲稱對南海諸島擁有歷史性權利,並以「九段線」劃定其主張的範圍。 越南則認為自己從17世紀起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連續地、和平地佔領」的歷史證據。 菲律賓的主張則部分基於地理位置,認為南沙群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這些不同的歷史敘事與法理依據,構成了南海爭議複雜難解的根源。
回溯歷史,1974年中國與南越在西沙群島爆發海戰,中國獲勝並控制了整個西沙群島。 1988年,中越在赤瓜礁再次發生衝突,中國成功控制了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 菲律賓也在20世紀70年代佔領了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 這些軍事行動加劇了南海的緊張局勢,也讓各國對島礁的實際控制成為重要的籌碼。
近期的敏感動作:觸動越南的哪根神經?
近期,越南對中菲在南沙群島周邊的活動提出抗議,具體涉及在鐵線礁(Sandy Cay)的活動。 越南認為鐵線礁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中菲在該處的活動侵犯了越南的主權。 根據報導,中國海警曾在鐵線礁進行海上控制行動並升起國旗,而菲律賓軍方和海岸警衛隊也在此進行了活動,並同樣升起了菲律賓國旗。 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舉動,實則是在以實際行動宣示主權,對於將南沙群島視為自身領土一部分的越南而言,無異於觸動了最敏感的神經。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對此表示,越南已向中菲兩國發出外交照會,要求相關各方尊重越南的主權,遵守國際法,並避免採取使局勢複雜化的行動。 她強調,越南有足夠的法律依據和歷史證據證明其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除了在爭議島礁的活動,美國智庫的報告也指出,越南近年來也在南沙群島積極進行填海造陸工程,規模僅次於中國。 這被認為是越南為了抗衡中國在南海日益擴張的影響力,試圖鞏固自身在南沙的實際控制和防禦能力。 這顯示出南海各聲索方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加強對爭議區域的控制,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的複雜性。
南海多角關係:制衡與合作並存
南海問題不僅僅是中國與其他聲索國之間的雙邊問題,更是涉及區域內外多個國家的複雜多角關係。菲律賓近期在南海問題上採取了更為強硬的姿態,並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試圖以此制衡中國。 美國也藉由與菲律賓等盟友的聯合軍演等方式,增加在南海的軍事存在,維護其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和航行自由。
越南在處理南海問題時,則展現出「竹子外交」的靈活性,在維護自身主權的同時,也努力平衡與各大國的關係。 越南一方面對中菲在爭議區域的活動提出抗議,另一方面也通過外交途徑,強調遵守國際法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並呼籲各方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 儘管DOC簽署於2002年,旨在規範各方行為,減少衝突,但在實際執行中仍面臨挑戰,各方在《南海行為準則》(COC)的談判上也進展緩慢,存在諸多分歧。
南海爭議的解決,不僅需要相關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協商,也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如何在複雜的利益糾葛中找到平衡點,避免衝突升級,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是擺在所有相關方和國際社會面前的嚴峻課題。
未來展望:迷霧何時散去?
越南對中菲在爭議島礁活動的抗議,再次凸顯了南海問題的敏感性和複雜性。只要南海的主權爭議未能解決,類似的事件恐怕會層出不窮。未來的南海局勢,將繼續受到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的影響:
首先,各聲索方的實際控制與建設活動。 無論是填海造陸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可能被視為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引發其他聲索方的不滿和反制。
其次,域外大國的介入程度。 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和外交支持,對區域力量平衡產生重要影響,也可能加劇或緩解緊張局勢。
第三,國際法框架下的解決機制。 雖然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定中國在「九段線」內的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基礎,但中國不接受該裁決,未來如何依據國際法有效解決爭議,仍是巨大的挑戰。
第四,《南海行為準則》(COC)的談判進程。 COC能否達成並有效實施,對於規範各方行為、降低衝突風險至關重要,但目前談判仍面臨困難。
南海的迷霧何時能夠散去,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唯有相關各方展現克制、堅持對話協商、尊重國際法,並尋求互利共贏的合作途徑,才能逐步為這片充滿不確定性的海域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每一次的抗議和外交照會,都提醒著我們,南海的平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去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