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推新計劃 搶國際科研人才

人才爭奪戰:英國如何在全球科研競賽中脫穎而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才被視為國家發展和創新的重要引擎。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科學研究領域,各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吸引頂尖的國際研究人才。英國,這個擁有深厚學術底蘊和卓越科研實力的國家,自然也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積極佈局。本文將深入探討英國據報推出的吸引國際研究人才計劃,剖析其背後的策略、可能的影響,以及在全球人才流動趨勢下的意義。

人才磁場的秘密:英國的吸引力何在?

英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學術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其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研究機構以及開放的學術氛圍,這些都是吸引國際人才的重要磁場。 然而,在全球人才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單憑固有的優勢已不足夠。其他國家,如美國、德國、加拿大以及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都在積極推出各種優惠政策,爭取高科技和研究人才。 台灣也將延攬海外人才視為彌補短期人才不足、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策略。因此,英國必須不斷創新其人才引進策略,才能在這場全球性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全球人才簽證:一道通往英國的加速門

為了吸引全球頂尖的科研人才,英國推出了一項名為「全球人才簽證」(Global Talent Visa)的計劃。這項簽證於2020年2月正式取代了原有的Tier 1(Exceptional Talent)傑出人才簽證,旨在為高技能研究人員提供更便捷、更具彈性的居留途徑。 與之前的簽證相比,全球人才簽證取消了每年的人數上限,只要申請人符合資格要求,基本上都能獲得簽證。 此外,該簽證申請過程也得到簡化,並由英國研究與創新局(UKRI)等指定機構負責處理,旨在縮短審核時間。

這項簽證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簡化的申請流程和取消名額限制,更在於其提供的多項靈活性和福利。 持有全球人才簽證的研究人員,無需事先獲得特定的工作機會,甚至未來也不需要固定從事同一份工作,享有極大的職業自由度。 簽證最長可達5年,並且在英國居住滿3年後,符合條件者即可申請永久居留,實現「加速」永居的目標。 此外,簽證持有人的家人也可以一同前來,並享有在英國境內工作的權利。 對於學術或研究領域的申請人,可以依據已獲得的學術或研究職位、個人獎學金、認可資助者的資助,或通過同行評審等多種途徑獲得背書,進而申請簽證。

簽證背後的策略:留住現在,投資未來

英國推出全球人才簽證,不僅是為了吸引新的研究人才,更是為了留住現有的優秀人才,並為英國未來的科研發展奠定基礎。 英國政府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計劃到2027年將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提高到2.4%,並在2024/25年度將公共研發投入增加到每年220億英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預計到2030年,研發領域將需要新增至少15萬名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 單靠英國本土人才顯然不足以滿足這一需求,因此,吸引和留住國際人才是至關重要的策略。

除了全球人才簽證,英國還透過其他方式吸引國際人才。 例如,為期最長12個月的訪客簽證,允許學術研究人員進行短期研究訪問。 此外,針對特定領域(如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和生命科學)的專業人才,英國還設立了全球人才網絡(Global Talent Network),旨在連結國際人才與英國雇主,提供工作機會、生活資訊和簽證導引等支援。 這些多管齊下的措施,顯示了英國政府對於吸引國際研究人才的重視和決心。

挑戰與機遇並存:全球人才競賽的未來

儘管英國推出了多項積極措施吸引國際研究人才,但也面臨一些挑戰。 近期,英國政府提高了技術工作簽證的薪資門檻,並對學生簽證攜帶家屬的規定進行了限制。 一些評論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對吸引和留住國際研究人才,特別是博士後研究員和實驗室技術人員產生負面影響。 高昂的簽證費用和移民醫療附加費也可能讓一些潛在的申請者望而卻步。

然而,從長遠來看,英國在科研領域的聲譽和實力依然是其吸引國際人才的核心優勢。 全球人才簽證的彈性和便捷性,以及加速永居的政策,對於追求學術自由和長期發展的研究人員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英國政府也在不斷調整其移民政策,以更好地適應全球人才競爭的需要。 未來,英國能否在這場激烈的全球人才競賽中持續保持優勢,將取決於其能否在吸引人才的同時,有效解決簽證政策調整帶來的挑戰,並為國際研究人才提供一個真正開放、包容和具有吸引力的科研環境。

人才,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英國吸引國際研究人才的計劃,不僅是其提升國家科研實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在全球人才流動趨勢下,各國競相爭取人才的一個縮影。這場人才爭奪戰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調整和創新。 英國的努力,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鑑,也提醒我們,在追求人才的道路上,唯有持續優化環境、提供便利,才能在全球舞台上脫穎而出,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