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看好波克夏保險業成長潛力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近期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財報,由於保險業務虧損和投資失利,公司的獲利顯著縮水。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下滑14.1%,淨利更從127億美元銳減至46億美元。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巴菲特仍強調保險業具備「巨大成長潛力」,並在股東會上重申對長期佈局的信心。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為何在短期波動下,波克夏仍將保險視為核心戰略?本文將深入剖析其財務表現、風險因素與未來展望。
—
保險業務的雙面刃——短期衝擊與長期價值
波克夏的保險部門在首季的承保獲利僅為13.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8.6%。這主要是由於加州野火所導致的約8.6億美元稅後虧損。這類巨災事件暴露了產險業務的脆弱性,特別是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頻率,這直接衝擊了再保定價模型。然而,巴菲特指出,2024年同業表現強勁時曾優化承保紀律,暗示當前的虧損屬於週期性調整的一部分。此外,波克夏透過浮存金(float)累積的低成本資金池仍是投資引擎的核心。截至首季,現金部位達3,477億美元,再創新高,這反映了其透過保險槓桿放大資本效率的能力未受動搖。
保險業務的雙面性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短期內,自然災害和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確實對保險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但從長期來看,保險業務依然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波克夏透過浮存金積累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於投資,從而進一步放大資本效率。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在面對短期波動時仍然對保險業務充滿信心的原因。
—
匯率波動與投資組合的連鎖效應
除了本業面臨的挑戰,波克夏還需應對「弱勢美元」帶來的隱憂。首季的外匯相關損失達7.1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是收益5.97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美聯儲降息預期壓低了美元指數。這不僅影響了海外收益的換算,也牽動了蘋果等重倉股的跨國營收表現。儘管財報未具體揭露持倉變化,但50.4億美元的投資虧損顯示市場波動已侵蝕了帳面價值。值得一提的是,「現金創高」現象反映了巴菲特對估值過熱的謹慎態度。相較於追漲科技股,「危機入市」策略可能仍是其優先選項。
匯率波動對波克夏的影響不容忽視。美元的走弱不僅影響了海外收益的換算,也對其投資組合造成了連鎖效應。巴菲特的謹慎態度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選擇積累現金,而不是盲目追漲科技股,這顯示了他對市場波動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謹慎態度。
—
政策風險下的戰略調整——從關稅批判到產業佈局
在股東會上,巴菲特罕見地抨擊了貿易政策,指出「不應將貿易武器化」,這被解讀為對美國關稅壁壘可能引發「經濟戰爭」的暗批。這一舉動凸顯了地緣政治對跨國企業的實質威脅。如果製造業回流政策推升成本結構或削弱供應鏈彈性(如鐵路、能源等波克夏持股產業),恐進一步壓縮獲利率。為應對這一挑戰,波克夏已展開防禦性佈局:擴大再生能源投資以降低監管風險;同時藉現金儲備等待併購機會——例如區域型產險公司或基礎設施資產可能成為下一獵物。
政策風險對波克夏的影響不可忽視。巴菲特對貿易政策的批評反映了他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深刻理解。為應對這一挑戰,波克夏已開始進行戰略調整,擴大再生能源投資,降低監管風險,並藉現金儲備等待併購機會。這些舉措顯示了波克夏在面對政策風險時的靈活性和前瞻性。
—
結論
綜觀波克夏首季表現,「短期陣痛」與「長期韌性」形成鮮明對比。儘管保險巨災損失與匯兌逆風拖累了獲利數字,但3477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提供了充足的緩衝空間以應對市場突變。巴菲特的樂觀表態並非空談:當同業因定價競爭陷入紅海時,波克夏憑藉規模優勢可望加速整合零散市場,如車險領域的Geico市佔策略。面對氣候變遷與政策不確定性的雙重夾擊,「保守經營+精準抄底」仍將是其穿越週期的關鍵方程式。
波克夏的這一季財報顯示了其在短期波動中的韌性和長期戰略的穩健性。儘管面臨多重挑戰,巴菲特和波克夏依然保持對未來的信心,並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來應對市場變化。這些舉措不僅反映了波克夏的靈活性和前瞻性,也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資料來源:
[1] news.tvbs.com.tw
[3] www.aastocks.com
[4] udn.com
[5] www.nownew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