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抗議中菲爭議島礁活動

浪高風急:越南為何對中菲島礁活動強烈抗議?

南海上空的風雲,從未真正散去。那片碧波萬頃之下,隱藏著錯綜複雜的主權爭議,牽動著區域乃至全球的敏感神經。近日,一則消息再次將南海推向風口浪尖:越南對中國和菲律賓在爭議島礁的活動提出了嚴正抗議。這不僅是一次外交行動,更是南海長期紛爭的一個縮影。究竟是什麼引發了越南的強烈反應?這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深層原因?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片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的海域。

南沙群島的敏感地帶

南海爭議的核心地帶之一,就是南沙群島。這個由眾多島嶼、珊瑚礁和沙洲組成的群島,地理位置重要,且被認為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然而,其主權卻被多個國家聲索,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汶萊。其中,中國、中華民國和越南都聲稱擁有完整的南沙群島主權,而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汶萊則聲稱擁有部分島嶼的主權。 印尼雖然不聲稱擁有島嶼主權,但也主張擁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 長期以來,各方在南沙群島都有實際控制的島礁,並在上面進行建設和活動,這也成為引發衝突的導火線。

根據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的聲明,越南向中國和菲律賓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兩國近期在「鐵線礁」的活動,並強調越南對該島礁擁有主權。 鐵線礁被越南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任何未經許可的活動都被視為侵犯其主權的行為。 這並非越南第一次對其他國家在南海的活動表達不滿。 南海爭議已持續數十年,涉及國家地區眾多,是東亞地區最複雜的領土爭議之一。

歷史的糾葛與現實的考量

南海爭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歷史記載。早在中國漢代,南海諸島就已被記載。19世紀末,清朝將南海納入版圖。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曾接管南海諸島,並提出「十一段線」的主權主張,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承了這一主張,並修改為「九段線」。 另一方面,越南也主張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並聲稱自17世紀起其漁民就一直在當地作業。 法國統治越南時期,一度佔領西沙及南沙群島,法國撤出後,這些島嶼由南越繼承。 越南統一後,聲稱對兩群島擁有主權,並在官方地圖中將其劃入。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海不僅是歷史主權的角力場,更是現實利益的爭奪地。豐富的資源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各聲索方不遺餘力地鞏固和擴展自身在南海的影響力。填海造島、軍事部署、油氣勘探等活動層出不窮,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越南的南海策略與立場

面對複雜的南海局勢,越南採取了多方面的策略。首先,越南堅定地宣示其對南海島礁的主權,並透過外交途徑表達抗議。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此次的聲明,再次重申了越南要求相關各方尊重其主權,遵守國際法,並為維護東海(即南海)和平穩定做出貢獻的立場。

其次,越南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尋求外部力量的支持。越南強調應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使用和平談判解決衝突。 越南也透過參與多邊貿易協定及全球與區域合作論壇,建立良好的國際夥伴關係,並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 美國在2010年重返亞太戰略後,開始關注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並與菲律賓等國加強合作,維護航行自由。 儘管美國聲稱不抱持南海島嶼主權歸屬的立場,但其對中國在南海活動的批評,以及與區域國家的軍事演習,客觀上對越南等國形成了一定的支持。

此外,越南也在自身控制的島礁上進行建設,以鞏固實際控制。有報導指出,越南也在南沙群島進行填海造島擴建工程,儘管規模不及中國,但已是除中國外,在南海填海造陸面積最大的國家。

中菲在鐵線礁的活動為何引發關注?

此次越南抗議的核心是中菲兩國在鐵線礁的活動。雖然具體的活動內容未在提供的資料中詳細說明,但從越南的反應可以看出,這些活動可能涉及建設、勘探或其他被越南視為侵犯其主權的行為。

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其大規模的填海造島行為,已在多個島礁上修建了機場跑道、碼頭等基礎設施,並進行軍事部署。 菲律賓近年來也加強了在南海的活動,特別是在仁愛礁等爭議地點與中國發生多次衝突。

中菲在南海的互動,無論是合作還是衝突,都會對區域其他聲索方產生影響。當中國和菲律賓在某一爭議島礁進行活動時,可能被越南視為雙方在該區域達成某種默契或合作,進而損害越南在該地的權益。因此,越南對中菲在鐵線礁的活動提出抗議,是維護自身主權主張的必然反應。

未來展望:風浪中的航行

南海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各聲索方的主權主張根深蒂固,短期內難以化解。各國在南海的活動此起彼落,緊張局勢隨時可能升級。儘管存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持續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但要真正實現南海的和平穩定,仍需各方展現更大的誠意和克制。

越南此次對中菲的抗議,再次提醒國際社會關注南海問題的複雜性和敏感性。如何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避免誤判和衝突,將是擺在所有聲索方面前的嚴峻挑戰。南海這片美麗而充滿活力的海域,能否最終成為和平合作的橋樑,而非衝突對抗的溫床,端賴各方的智慧和努力。 未來的南海,仍將是各方在風浪中小心翼翼航行,尋求平衡與共存的漫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