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婦銅鑼灣遭貨Van撞倒 腿部骨折急送院

銅鑼灣交通意外:七旬婦女遭貨Van撞傷事件分析

銅鑼灣近日發生一起令人關注的交通事故,一名73歲的周姓婦女在過馬路時不幸被一輛轉彎的客貨車撞倒,造成腿部骨折。這起事件發生在5月8日晚間9時30分左右,地點位於銅鑼灣景隆街與謝斐道的交叉路口,再次引發社會對行人安全問題的熱議。

事故經過與現場狀況

據警方初步調查顯示,當時一輛客貨車(俗稱貨Van)正從景隆街右轉進入謝斐道,在轉彎過程中不慎撞倒正在過馬路的周姓婦女。目擊者描述,事故發生時婦女的腳部一度被卡在車輪下方,情況相當危急。現場救護人員迅速到場處理,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救治。
醫院方面確認,傷者雖然意識清醒,但右腿有明顯骨折現象,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目前傷者情況穩定,但仍需留院觀察。肇事司機在事故發生後留在現場配合警方調查,案件現正由交通部跟進處理。

事故地點安全隱患分析

路口設計問題

景隆街與謝斐道交叉口是銅鑼灣區內交通流量較大的路口之一,周邊商業設施密集,行人與車輛交織情況頻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 轉彎視野受限:該路口建築物密集,轉彎車輛的視線容易受到阻擋
  • 行人穿越需求高:連接崇光百貨與周邊商場,老年行人比例較高
  • 夜間照明不足:部分區域路燈亮度不足,影響駕駛者觀察行人
  • 高峰期交通狀況

    根據運輸署數據,該路段晚間8-10時車流量仍維持在高峰期的80%左右,同時行人流量也相當可觀。這種”雙高峰”現象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

    長者行人安全對策建議

    針對此次事故反映出的長者行人安全問題,專家提出以下改善建議:

    硬體設施改善

    • 增設行人安全島,縮短單次穿越距離
    • 安裝倒數計時行人信號燈
    • 擴大轉彎處人行道寬度
    • 增加防滑路面處理

    交通管理措施

    • 設置長者專用過路時段
    • 加強違規停車取締,確保轉彎視線
    • 增設轉彎車速限制標誌
    • 安排交通督導員協助長者過馬路

    駕駛安全教育重點

    此次事故也凸顯出商用車輛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有待加強。業界人士建議:

    職業駕駛培訓

    • 增加”行人優先”情境模擬訓練
    • 強化轉彎安全檢查程序
    • 定期視野盲點檢測訓練
    • 增設長者用路特性課程

    公司安全管理

    • 建立駕駛行為評分系統
    • 安裝車前攝影監測設備
    • 實施安全駕駛獎懲制度
    • 定期車輛安全檢查

    社區安全倡議行動

    當地社區組織已計劃開展以下行動:

  • 安全宣導活動:在社區中心舉辦行人安全講座
  • 危險點巡查:組織志工記錄並回報危險路段
  • 駕駛互動日:安排居民與職業駕駛員交流座談
  • 照明改善提案:向區議會提交路燈增設建議
  • 法律責任與賠償事宜

    根據香港現行交通法例,此類事故可能涉及以下法律責任:

    民事賠償方面

    • 醫療費用賠償
    • 傷病期間收入損失
    • 護理費用補償
    • 精神損害賠償

    刑事責任認定

    警方將根據以下因素評估是否提起刑事訴訟:

  • 當時車速是否適當
  • 轉彎前是否有確實觀察
  • 車輛機械狀況是否正常
  • 駕駛員精神狀態評估
  • 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展望

    運輸署表示正考慮在該區域試行以下智慧交通措施:

    • AI行人偵測系統:自動偵測行人並警示駕駛者
    • 適應性信號控制:根據行人流量自動調整綠燈時間
    • 車聯網警示:透過V2X技術預警潛在碰撞
    • 路面發光標誌:夜間增強行人穿越道可見度

    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們,在繁忙的都市環境中,保障行人安全需要政府、業界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唯有透過工程改善、嚴格執法、教育宣導和科技應用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創造對行人友善、特別是保障長者安全的交通環境。

    資料來源:

    [1] news.mingpao.com

    [2] www.hk01.com

    [3] www.hk01.com

    [4] std.stheadline.com

    [5] www.htaxi.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