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改變未來的關鍵技術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在2025年5月中美貿易談判前夕,有三件事可能讓特朗普感到棘手。
印巴衝突及中國軍事力量的展現
印巴在5月7日爆發嚴重交火事件。儘管表面上與美國沒有直接關聯,但印度在發動攻擊前曾向美國通報軍情。美國隨後禁止巴基斯坦使用從美國購買的F-16戰機,變相鼓勵印軍行動。然而,巴基斯坦被迫啟用中國製造的軍機參戰,結果中國軍機表現出色,超越了印軍自詡的先進戰機。
這次衝突有多個「第一次」:中國戰機和導彈首次實戰,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遠程導彈擊落對手戰機,以及第一次在對手境內擊落敵機。中國的作戰體系也首次在戰鬥中發揮威力,展現了強大的軍事打擊能力。儘管印度軍隊未使用美製戰機,但中國所展現的作戰能力令美軍深感震撼。此外,中國製造的預警系統能夠精準發現並鎖定印軍戰機,為巴軍制定作戰計劃提供了重要支援。
歐盟的反制關稅措施
5月8日,歐盟出台了針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
中俄聯合聲明
5月8日,中俄在俄羅斯發表聯合聲明。
特朗普或考慮削減對華關稅
另有報導指出,特朗普總統在5月8日表示,如果與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他可能會考慮削減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他認為中方將願意作出讓步,並表示目前對中國的關稅已達到145%,不可能再提高,因此預期關稅將會下降。
其他相關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初,歐盟曾因立陶宛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中國,但後來以「技術原因」暫停訴訟。立陶宛方面敦促歐盟不要放棄訴訟,但歐盟似乎難以找到中國進行歧視性貿易的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