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仔國際放緩香港擴張 兩大品牌開店速度減慢
譚仔國際香港市場策略調整與未來展望
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經營壓力
近年來,香港餐飲市場面臨結構性轉變,譚仔國際作為本地知名連鎖餐飲集團,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根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的財政年度,集團盈利錄得7984.3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2.71%。這種業績表現主要受到多重外部因素影響,包括香港本地消費疲軟、跨境消費熱潮持續,以及外送平台競爭加劇等市場環境變化。
餐飲業分析師指出,香港餐飲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期。隨著中港全面通關,港人北上消費成為新常態,深圳及大灣區城市的餐飲選擇多樣且價格具競爭力,直接分流了本地餐飲消費。數據顯示,2023年港人平均每月跨境消費次數較疫情前增長逾40%,這種消費習慣的轉變對譚仔等本地餐飲品牌造成持續壓力。
營運策略全面調整
面對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譚仔國際管理層已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1. 門店擴張策略調整
– 放緩香港本土新店開設速度,轉向精細化運營
– 重點優化現有門店網絡,關閉表現欠佳分店
– 2023年香港淨增門店數量較往年減少約50%
2. 成本控制與營運效率提升
– 重新審視供應鏈管理,與供應商重新議價
– 推行數位化點餐系統,降低人力成本
– 優化廚房工作流程,提升出品效率
3. 品牌組合多元化發展
– 引入日式牛肉飯品牌「山牛」拓展產品線
– 擴大「丸亀製麵」在港業務規模
– 測試不同價位帶產品組合,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集團財務總監表示,這些調整措施雖然導致短期一次性支出增加,但對於中長期業務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預計2024財年將完成主要調整工作,屆時營運效率將有明顯提升。
數位化轉型與外送業務優化
外送業務已成為餐飲業重要增長引擎,譚仔國際正積極優化這方面的布局:
外送平台合作策略
– 與多家外送平台建立獨家優惠合作
– 開發專屬外送菜單,提升包裝品質
– 動態調整佣金結構,平衡成本與銷量
自有數位渠道建設
– 升級官方訂餐APP,提升用戶體驗
– 建立會員積分系統,增強客戶黏性
– 整合線上線下數據,實現精準營銷
市場研究顯示,外送業務目前已佔譚仔國際香港營業額約35%,較疫情前增長近3倍。集團計劃未來進一步提升數位渠道銷售佔比,目標在2025年達到45%。
海外市場布局與長期發展
雖然香港市場面臨挑戰,但譚仔國際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並未停止:
中國內地市場
– 聚焦大灣區重點城市發展
– 調整門店選址策略,進駐優質購物中心
– 2023年新增5間門店,總數達28間
東南亞市場
– 新加坡業務進行結構性重組
– 優化菜單適應當地口味
– 計劃進入馬來西亞市場
東北亞市場
– 日本業務保持穩定發展
– 測試韓國市場可行性
– 開發符合當地飲食文化的產品線
集團CEO強調,海外擴張將採取更審慎的態度,優先考慮市場成熟度和盈利能力。預計未來3年海外收入佔比將從目前的15%提升至25%。
消費者洞察與產品創新
為應對消費者偏好變化,譚仔國際加強了產品研發力度:
健康飲食趨勢
– 推出低鈉、低脂米線選項
– 增加蔬菜配料比例
– 開發植物肉替代品
口味創新
– 每季度推出限定口味
– 引入東南亞風味元素
– 開發小份量套餐選擇
市場調查顯示,這些產品調整已獲得消費者正面反饋,特別受年輕族群歡迎。2023年新產品貢獻了約12%的營業額,較往年提升5個百分點。
人力資源策略調整
人才是餐飲業的核心資產,譚仔國際實施了多項人力資源優化措施:
員工培訓體系升級
– 引入虛擬實境培訓技術
– 加強多崗位交叉培訓
– 建立完善的晉升通道
薪酬福利優化
– 調整薪資結構,提高績效獎金比例
– 提供在線學習補助
– 改善員工膳食福利
這些措施使集團員工流失率從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9%,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未來展望與策略方向
展望未來,譚仔國際管理層提出了「穩健轉型」的發展方針:
短期策略(1-2年)
– 完成香港業務結構調整
– 控制成本提升效率
– 鞏固核心品牌市場地位
中期規劃(3-5年)
– 實現海外業務盈利
– 數位化轉型全面落地
– 建立可持續供應鏈體系
長期願景
– 成為亞洲領先的多元化餐飲集團
– 培育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子品牌
– 實現跨區域協同效應
分析師普遍認為,雖然短期面臨挑戰,但譚仔國際的調整策略方向正確。若能順利執行轉型計劃,預計2025年起將重回增長軌道。集團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經驗仍是其在激烈競爭中的重要資產。
資料來源:
[1] hk.on.cc
[2] finance.now.com
[3] www.aastocks.com
[5] www.moomo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