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突停高級文憑招生 學生轟通知太遲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多變,大學與專上院校在課程規劃上不斷調整,以期更能貼合社會需求與學術發展方向。然而,當這些調整牽涉到課程的停招,尤其是在新學年即將來臨之際突然宣布,往往會對正在規劃升學路徑的學生造成衝擊。藝術學院下學年停招高級文憑課程,並將資源專注於學士學位課程的決定,便是一個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的案例。此舉背後可能有學校基於辦學策略、資源配置等考量,但也同時引發學生對於通知時間點、升學銜接等方面的疑慮與不滿。
突如其來的休止符:高級文憑課程的退場
想像一下,你正滿懷憧憬地計畫著未來,一步一步構築你的學術藍圖,卻在關鍵時刻被告知,原定的路徑突然不再可行。藝術學院在下學年突然宣布停招高級文憑課程,對於許多有意報讀或正在攻讀相關課程的學生而言,無疑是畫下了一個突如其來的休止符。這種「殺個措手不及」的感覺,也正是學生普遍感到不滿的主因。
學校方面表示,此決定是為了更專注於發展學士學位課程。這或許是基於提升學術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或因應教育政策等長遠考量。畢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環境中,各院校都在尋求自身的定位與發展優勢。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學士學位教育,對於提升學院的學術聲譽和吸引更多研究資源可能有所助益。
然而,對於已經規劃好要透過高級文憑課程作為升學跳板,或已就讀於相關課程的學生來說,這個理由聽起來可能有些遙遠且不夠體貼。高級文憑課程在香港的教育體系中,長久以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個介於中學畢業與學士學位之間的進修途徑,讓學生能學習專業技能,並有機會銜接大學。許多選擇高級文憑的學生,正是看中了其較高的升學率,期望藉此叩開大學之門。 突如其來的停招,打亂了這些學生的計畫,也讓他們感到徬徨無助。
策略調整的背後:資源聚焦與市場考量?
學校決定停招高級文憑課程,專注於學士課程,其背後可能有多重因素。一方面,這可能反映了學院希望提升辦學層次,將有限的資源更集中地投入到學士及以上程度的教學和研究中。例如,一些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的新聞學和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副學士課程也曾因申請人數減少而停止招生,這顯示課程的需求變化也會影響學院的策略調整。 藝術領域也不例外,學院可能認為將資源投入到學士課程,更能培養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藝術人才,以應對當前藝術產業的發展需求。
另一方面,這也可能與整體教育市場的變化有關。近年來,雖然文憑試考生人數有結構性下跌的趨勢,但個別院校和課程的申請人數仍然有所增加。 例如,浸大持續教育學院的新增高級文憑課程就收到了不少申請。 然而,這並不代表所有高級文憑課程都能維持足夠的吸引力。學院可能評估認為,相較於高級文憑,學士學位課程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也更能吸引到優質生源。此外,專注於學士學位,也可能更有利於學院發展與其他大學的學術合作或國際交流。
然而,無論基於何種原因,學校在做出停招決定後,如何與現有及潛在學生進行溝通,至關重要。延遲通知不僅會引發學生的不滿,也可能損害學院的聲譽。透明、及時且負責任的溝通,是處理此類事件的基本原則。
學生心聲:措手不及的無奈與對升學路的憂慮
對於學生來說,藝術學院突然停招高級文憑課程,無疑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無奈感。許多學生可能早已鎖定這個課程,並為此付出了時間和努力。例如,有些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會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比賽和表演,以累積經驗和提升實力。 突然的停招,讓他們的付出和計畫瞬間落空。
更重要的是,高級文憑作為銜接學士學位的橋樑,其停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升學途徑。雖然部分高級文憑畢業生可以選擇海外升學或投身職場,但對於那些以升讀本地大學學士學位為目標的學生來說,這個突變無疑增加了他們實現夢想的難度。他們可能需要重新規劃升學路徑,尋找其他可替代的課程,這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也可能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學生的不滿,很大程度上源於學校通知時間點的延遲。如果在報名前或課程初期就明確告知未來的停招計畫,學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做出其他安排,減少不必要的困擾。這種缺乏預警的決定,也讓學生質疑學校在制定決策時,是否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權益和感受。
前瞻與補救:如何減輕停招帶來的衝擊?
面對藝術學院停招高級文憑課程所引發的爭議,學校方面除了需要清晰解釋停招的原因和未來發展方向外,更應積極採取措施,減輕對學生的衝擊。
首先,對於正在就讀的高級文憑學生,學校應提供充分的支援和輔導,協助他們規劃後續的升學或就業路徑。這可能包括提供升學銜接資訊、舉辦升學講座、提供個人化的升學輔導等。確保這些學生能夠順利畢業,並有清晰的下一步方向,是學校應盡的責任。
其次,對於有意報讀但受停招影響的潛在學生,學校應及時更新招生資訊,並提供其他替代課程的選項。如果學校有新開設的與藝術相關的學士學位或其他課程,應詳細介紹課程內容、入學要求和未來發展前景,以吸引這些學生轉而報讀。例如,浸大持續教育學院在停招部分副學士課程的同時,也推出了新的高級文憑課程,這顯示了在課程調整中提供替代選項的重要性。
最後,學校在未來進行任何課程調整時,都應建立更完善的溝通機制。提前規劃、及時公布、清晰說明,是避免類似爭議再次發生的關鍵。高等教育機構承載著培養人才的使命,在追求學術卓越的同時,也應將學生的福祉和權益放在重要位置。
藝術學院停招高級文憑課程的事件,為所有高等教育機構敲響了警鐘。在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課程調整或許在所難免,但如何以學生為本,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這些調整,是每一個辦學機構都需要深思的問題。畢竟,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每一個學生未來夢想的承載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