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影院直擊|筲箕灣嘉禾銀河全自助 觀眾盼票價再降

科技浪潮席捲全球,從無人商店到自動駕駛,自助服務已悄然融入我們的生活。如今,這股「無人」風潮吹進了傳統戲院,在香港筲箕灣,嘉禾銀河廣場戲院搖身一變,以全程自助的模式迎接觀眾。這不僅是一種營運模式的轉變,更引發了關於觀影體驗、成本效益及人際互動的深度思考。

踏入「無人」領域的戲院新體驗

想像一下,你踏進戲院,沒有熟悉的售票櫃檯,取而代之的是幾台簇新的自助售票機。在這裡,購票、選位、支付,甚至入場,都由你一手包辦。筲箕灣嘉禾銀河廣場戲院便是這樣一個「無人」的先驅。根據報導,這間戲院實現了從購票到入場的全程自助化,觀眾可以透過自助售票機或線上平台完成購票流程,然後掃描QR Code直接入場。 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戲院的人工服務,讓觀影體驗更趨向個人化與效率化,彷彿走進了一個超大型的私人影院。

當然,這種「無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空無一人。嘉禾院線方面澄清,這間戲院僅是採用「自助售票戲院」模式,現場仍有職員提供協助,例如在入場時檢查戲票,並在放映期間巡視影廳,確保觀眾的觀影秩序與安全。 這意味著,雖然前線的售票和驗票工作自動化了,但後勤的營運和基本服務依然需要人力支援。這種混合模式,或許是在追求效率與保留必要服務之間的折衷。

自助模式的雙面刃:便利與挑戰並存

自助模式的出現,最直接的好處便是便利性。觀眾可以更快速地完成購票和入場流程,避免排隊等候,尤其在人潮眾多的時段,能有效節省時間。對於習慣使用電子支付和線上購票的年輕一代而言,這種模式更是如魚得水。有網民形容這種模式如同便利店般方便,認為無人影院不僅節省了營運開支,還賦予觀眾更大的自主空間。

然而,自助模式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首先,對於不熟悉電子操作或習慣人工服務的觀眾,特別是長者,可能會感到不便。儘管現場有職員協助,但人力配置的多寡和支援的即時性,都可能影響他們的觀影體驗。有網民擔憂,無人店講求自律性,有機會出現不付款直接進場情況,另外亦有人覺得這是結業先兆。 這種對「逃票」的擔憂,確實是自助模式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雖然部分自助售票系統有核實機制,例如需要掃描QR Code或使用購票時的信用卡取票, 但面對惡意逃票行為,仍需更嚴格的監管和技術手段。有網民建議,戲院可以在進場位置增設「QR Code入閘機」,以提升驗票實效,防止逃票行為。

除了入場流程,自助模式也改變了戲院的其他服務。據報導,嘉禾銀河廣場戲院不設小食部,觀眾無法購買爆谷、汽水等傳統戲院小食。 對於許多人而言,爆谷和汽水是觀影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消小食部無疑會讓觀影樂趣大打折扣。這也引發了觀眾的期望:既然節省了人力和營運成本,戲票價格是否應該有所調降?

觀眾的期望與戲院的經營考量

嘉禾銀河廣場戲院的票價相對親民,成人票價全日港幣$40,小童及長者由港幣$20至港幣$30不等,透過網站購票更可免手續費。 開業初期,成人票價為港幣$45。 這相較於其他戲院的票價,確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觀眾普遍認為,既然戲院採用自助模式,減少了人力成本,理應將這部分節省反映在票價上,提供更優惠的價格。這種「使用者付費,成本轉嫁」的觀念,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

然而,戲院的經營並非僅僅考慮人力成本。場地租金、設備維護、電影版權費等,都是龐大的開支。近年來,香港戲院面臨嚴峻的經營挑戰,疫情後的觀影習慣改變,加上串流平台的興起,傳統戲院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多家戲院先後結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戲院採取自助模式,或許是為了在困境中尋找新的生存之道,透過降低營運成本來維持經營。嘉禾院線近年來亦大規模收窄經營模式,先後結束多家戲院的營業。 嘉禾銀河廣場戲院本身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昔日的L Cinema轉變而來。

因此,觀眾期望的「減票價」與戲院面臨的經營壓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拉鋸。自助模式是否能有效降低整體營運成本,並在不影響觀影質素的前提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票價,將是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未來展望:科技與人情的平衡點

筲箕灣嘉禾銀河廣場戲院的「無人戲院」模式,為香港戲院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它挑戰了傳統的觀影模式,引領我們思考在科技進步的浪潮下,戲院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未來,戲院或將更廣泛地採用自助服務,從購票、入場到小食購買,都可能實現自動化。這不僅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也能為觀眾帶來更便捷的體驗。然而,在追求自動化的同時,戲院也不能忽略人情味和服務質素。對於不擅長科技的觀眾,戲院仍需提供足夠的人工支援;對於追求完整觀影體驗的觀眾,戲院也應思考如何在自助模式下,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例如保留部分小食選擇,或增設休憩區域。

最終,戲院的未來發展,或許不在於完全的「無人化」,而是在科技與人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科技成為提升效率和便利性的工具,同時保留戲院作為一個社交和文化場所的獨特魅力,提供溫暖而有溫度的服務。這才能讓更多觀眾願意走進戲院,享受電影帶來的樂趣。

結語:一場關於觀影未來的對話

筲箕灣嘉禾銀河廣場戲院的嘗試,不僅是一次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一場關於觀影未來的對話。它讓我們思考,在數碼化時代,戲院應如何轉型,才能繼續吸引觀眾,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是全面擁抱科技,走向「無人」世界?還是堅守傳統,強調人情味和服務?又或是尋找兩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觀眾的聲音和需求,始終是戲院經營者最應關注的焦點。唯有深入了解觀眾的期望,並在創新與傳統之間取得平衡,戲院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繼續為我們帶來精彩的電影世界。